從表3的數據可以看出面料水分吸濕的層數都在1左右。C值在0.2~0.3之間,彼此相差不大,因為C值在理論上只與材料的性質有關。表4是計算出來的模擬值。

圖2比較了7種織物實測值與模擬值的關系??梢钥闯瞿M值與實驗值吻合較好,兩者變化趨勢相同,吸濕性能呈曲線變化。從以上各個織物的吸濕性能來看,在溫度為20℃、相對濕度為85%的條件下織物的干基含水率只在10%左右,可見織物的整體吸濕性能比較弱。其原因是:以上各個織物所用的材料是滌棉混紡紗線,材料的固有吸濕性能對織物的吸濕性有重要影響。

由圖3可看出相同材料的織物在經緯密度一致(400根/10cm×220根/10cm),組織結構不同時,平衡時緞紋的干基含水率比斜紋要高。這說明緞紋組織具有較好的吸濕性能,斜紋組織相對較差。
該模型能夠較好的模擬某類織物在給定條件下的吸濕性,且能夠預測出一定溫度和相對濕度下的平衡含水率。該模型的機制應用了BET多分子層吸附理論來研究織物吸濕性能,認為織物的吸濕符合多分子層吸附理論,通過模擬得知,該模型能較好的與實驗數據相吻合??椢锏慕Y構一致時,織物的經緯密度也是影響織物吸濕性能的重要因素。

3結語
模型的選取與建立是個關鍵問題,要考慮很多因素,織物吸濕多分子層模型是借助BET模型思想而建立的,認為織物的吸濕滿足多分子層吸附理論。
1)該模型的模擬值與實測值吻合較好。
2)給出了模型中3個未知量的具體數值,其值因織物的不同而不同。
3)織物平衡時的干基含水率與織物的經緯密度有關,在一定范圍內,密度越大,平衡時的干基含水率越高,密度達到一定值后,干基含水率反而下降。
4)織物的經緯密度相同時,在相同條件下緞紋組織明顯比斜紋組織的吸濕性能高。
借鑒BET方程而建立的織物干基含水率模型,能夠較好地反應客觀實際,是研究織物吸濕性能的一種重要方法。今后可以從不同機制來建立相關模型,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建立更加完善的吸濕模型。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