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將鋁離子前媒染后的絲織物,采用天然染料胭脂蟲酸染色,以K/S、C值分別表征染色絲織物的表觀得色量、鮮艷度,對媒染劑用量、溫度、時問3個因素進行了單因素實驗,得到了鋁離子前媒處理的最佳工藝參數:用量2m mol/L,溫度90℃,時間20min。媒染使染色織物獲得了較好色牢度;測定鋁媒染后絲織物的能譜,顯示織物上含有鋁離子;進一步測定鋁離子與絲肽粉(絲織物的模擬物)、胭脂蟲酸形成配合物前后的紅外光譜,顯示絲肽中的一NH2、酚羥基、羧基,胭脂蟲酸分子中葡萄糖剩基上環狀的C—O—C、醌結構中的羧基、酚羥基等基團參與了與鋁離子的配合反應。
隨著人們對生態紡織品的追求,天然染料染色的織物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國內外不少科研機構及院校均有學者在從事天然染料染色方面的研究。天然染料胭脂蟲酸是從成熟的胭脂蟲體內提取出來的,具有抗氧化、遇光不分解等優點,是為數較少的鮮艷度較好的紅色天然染料之一。其分子結構式如下:

鋁離子是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第IIIA的元素,Al3+配位數為6,電荷/半徑比(+3/0.50A)較大,是較好的配位形成體。胭脂蟲酸染絲織物用鋁離子媒染時,鋁離子能與胭脂蟲酸及絲纖維上的可配位基形成配合反應,利于染料對纖維的上染及固著,從而克服天然染料直接染色時得色淺、牢度差等缺陷。
1實驗
1.1材料與儀器
真絲電力紡(日本飛路達公司提供),平平加0(市購),胭脂蟲酸(德國蘊寶公司),硫酸鋁(分析純)、絲肽粉(市購)。
AI210.4電子天平(Max210g,d=0.0001g);Db6000紅外自動控制染色小樣機(韓國大林絲達樂株氏會社);DHG-9146A型電熱恒溫鼓風干燥箱(上海精宏試驗設備有限公司);UltraScanXE電腦測色配色儀(HunterLab.Ltd美國);日立57O掃描電子顯微鏡;Magna-IR550紅外光譜儀(Nicolet公司),采用溴化鉀壓片法制樣。
1.2整理工藝
織物前處理(浴比1:5O,平平加O5g/L,100℃,l0~15min)一鋁離子前媒染(浴比1:50)一胭脂蟲酸染色(染料對織物用量5%,80℃,45min,浴比l:50)。
1.3染色織物牢度的測定
耐洗色牢度按GB/T3921.3—1997測試,耐酸堿牢度按GB/T3922--1995測試,耐摩擦牢度按GB/T3920--1997測試,耐光牢度按GB/T8427--1998測試(檢測工作由蘇州市纖維檢驗所完成)。
[1][2][3]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