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表5可知,隨漂白溫度的上升,紗線白度依次增大,其強力變化不大,但堿溶解度卻依次升高。這說明升高溫度,漂白效果提高,但羊毛受損程度隨之升高,且損傷比較嚴重。所以,在能滿足后續加工對白度要求的前提下,應盡可能降低漂白溫度。綜合考慮,漂白溫度定為60℃。
2.3棉與羊毛纖維的同色性比較
本試驗采用ANOZOL常規活性染料三原色黃S3R150%、紅S3B150%和藏青SGN150%,對按優化的酶精練一氧漂工藝(煮練酶5L,pH值7,滲透劑JFC3g/L,55℃精練50min;雙氧水20L,pH值l0,60℃漂白90min)處理的棉、毛散纖維進行同浴染色,染色結果如表6所示。

由表6可知,采用黃S3R150%和藏青SGN150%染色時,棉毛兩組分的K/S值趨于一致,具有相對較好的同色性;而紅S3B15%的同色性不好。因此,在實際生產中,必須加強對染料的篩選,拼色時要注意相互之間的配伍性。
3結論
(1)棉/毛紗線采用酶精練工藝可獲得甚至超過堿精練工藝的效果,酶精練處理后混紡紗線的毛效值超過8.0cm/30min,可滿足后續加工要求。
(2)綜合漂后紗線白度和纖維損傷,優化的漂白工藝條件為:雙氧水質量濃度為2Og/L,pH值10,在溫度60℃下漂白90min。
(3)按最佳酶精練一氧漂工藝處理的棉、毛散纖維,采用ANOZOL常規棉用活性染料一浴一步法染色后,部分染料染色后兩組分的表觀深度一致,達到較好的染色同色性。
<<上一頁[1][2][3][4][5]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