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印染助劑包括兩個方面:①紡織品預處理用助劑(如漿料、油劑、精煉劑、滲透劑等);②紡織品染色用助劑(如分散劑、勻染劑、固色劑、柔軟劑、抗靜電劑、印花糊料、粘合劑等)。紡織印染助劑的作用越來越大,它可以幫助紡織品增加染色牢度和色澤鮮艷度.也可以賦予織物柔軟、舒適的性能,更能給紡織品增加一些特殊的功能.如阻燃、防水、抗紫外線、吸附異味等,通過這些作用與功能.可以提高紡織品附加值。
一、我國紡織印染助劑發展現狀
據不完全統計.2000年紡織印染助劑產量47萬t,銷售額約200億元:2005年產量75萬t.銷售額約330億元:2007年產量達90多萬t.銷售額約400億元:預計2008年我國助劑的產量、銷售額都將繼續維持增長趨勢。
2000年以后我國助劑的產量一直保持著10%左右的增長速率.是我國紡織印染丁業的高速發展.直接拉動了印染助劑行業的不斷發展、壯大。
(1)產品研發及進出口分析
紡織印染助劑的研發過去主要依靠剖析和仿制外國產品。近年來.在新產品、新配方的研發。基礎原料的合成.基礎理論的研究等方面有了很大的進步,基本滿足了下游產業發展的需要。表l為2006、2007年紡織印染助劑進出口數據.從中可以看出新產品不斷替代進口產品.
2007年我國紡織印染助劑在出口量、出口額上同比保持lO%左右的增長,出口單價同比也保持3.7%的增長.出口形勢看好。預計未來幾年.我國印染助劑m口將保持這種增長勢頭。同期我國印染助劑進口總量呈下降趨勢。
從進出口單價分析.我國進口產品價格高于出口價格30%多.這一方面說明我們國家生產的紡織印染助劑產品和國外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另一方面也說明國內紡織印染助劑高端產品還需要進口.而出口產品大部分是中低端產品。
(2)我國助劑行業的特點
20世紀60年代初期.我國紡織印染助劑生產企業只有10余家.1992年約500家.1995年增至1000家左右。發展到今天.我國紡織印染助劑生產企業有2000多家.主要集中于江蘇、浙江兩省.其中江蘇有600多家.浙江有300余家.其余企業分布在滬、粵、魯、冀、閩等省。助劑生產企業的快速增長和當地紡織印染業發展水平息息相關.主要為當地紡織印染企業配套相務。
我國紡織印染助劑生產企業的另一個特點是以民營企業為主.絕大多數企業規模很小.產值在1000萬元左右的很多.形成一定規模的企業較少,其中合資與獨資企業約8%~10%左右。另外,多數企業只能生產低檔產品。行業結構不合理.創新性產品很少,制造技術、品種開發與國際水平存在較大差距。
目前.世界紡織印染助劑共計有近100個門類,1.5萬個品種;而我國生產的紡織助劑品種只有29個門類1500個品種,其中主要品種約200個,遠遠低于國際水平。
造成目前我國紡織印染行業發展快、廠家多、規模小的原因主要是:①門檻低投資一個小的助劑廠只需十幾萬、幾十萬就可以,這是造成助劑企業多、增長過快的因素之一。紡織印染助劑由于設備少.建設周期短,大部分原料從市場采購.采用簡單的復配、乳化加工后,即可分裝上市。具有生產周期短,見效快的特點。加上缺少統籌規劃、宏觀調控,造成了近年來助劑生產廠家數量不斷增加,
②產品雷同很多生產企業的產品都是跟在別人后面仿制.重復建設.重復生產.形成你有我有、性能接近、量小重復、爭搶市場、互拼價格的局面
[1][2][3]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