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圖7知,PBT和PTT纖維的彈性雖然比PET好,但它們的軟硬區段彈性不如氨綸等強,軟鏈段也不夠長,所以它們的彈性比氨綸等彈性纖維低得多。即使三者中彈性最好的腫
纖維,也只比普通合成纖維中彈性較好的錦綸(PA)6略好。幾種合成纖維的彈性等性能比較見表3。
由表3可見,PET彈性最差,PBT其次,PBT較好,僅比PA6略好,而無論是聚酯型氨綸或是聚醚型氨綸的彈性回復性都遠高于上述纖維。由于PBT和PTT纖維均是芳烴聚酯高分子物,它們的光穩定性比氨綸好,也比PA6好得多。

由上述可知,PBT和PTT纖維的彈性介于氨綸等高彈纖維與加彈錦綸和滌綸之間,如果再進行變形加工,也可制成彈性和蓬松性良好的紡織品,有廣泛的應用前景,但它們的價格比普通PET纖維要高得多,故宜開發高檔產品。為了進一步提高其彈性,開發了twr/PET和PBT/PET等復合纖維,彈性可大大增強。此外,由于它們的玻璃化溫度較低,常溫下也存在a==B晶型轉變的可能,故卷裝成形較難,染整加工時也容易卷邊、起皺和變形,所以紡絲、織造和染整加工難度較大。
1.7復合聚酯彈性纖維
提高纖維彈性或開發高彈性纖維的途徑多種多樣,但主要途徑還是合成新的聚合物分子,并形成一定的超分子結構。新的聚合物分子是基礎,纖維的超分子結構是關鍵。PTT纖維的彈性雖然比PET等普通合成纖維高,但比氨綸低,雖能滿足一般紡織品要求,但不能滿足高彈性產品的需要。
為了進一步提高這種纖維的彈性,利用2種結構和性能不同的聚合物,按一定比例通過共軛紡絲開發制成雙組分復合的卷曲狀彈性纖維。其彈性視纖維中2種組分的收縮或伸長差異而定。例如,將PTT/PET并列復合紡絲,再經過熱處理,因PTT和PET產生的收縮量不同,從而使復合纖維繞纖維軸產生螺旋狀彎曲,形成高度卷曲狀纖維,具有很大的延伸性和彈性回復率。目前的代表產品是Invista(英成達)公司生產的PET雙組分纖維T-400,其縱向和橫截面形狀如圖8所示。這種彈性纖維具有良好的服用性能。
目前,除氨綸外,市場上一些新型彈性纖維例如復合聚酯、聚烯烴彈性纖維等的應用也越來越多。前者如T-400纖維,后者如DOWxLA纖維。歐盟委員會已正式提出將這2種纖維增添到彈性纖維列表中,并定義前者為具有2種以上酯基的不同線性高分子組成的彈性纖維,后者為由95%部分交聯的乙烯烴與至少一種其它烯烴組成的彈性纖維。

美國的紡織纖維產品鑒別法案條例中將這2種纖維分別稱為Elasteren—P和Lastol。這些彈性纖維組成不同,生產方法不同,它們的形態和性能(包括彈性和染整加工性能)都不同。觀察它們的縱向和橫截面,復合聚酯彈性纖維的縱向表面有明顯的溝槽,橫截面呈“8”字形,且纖維較細;聚烯烴彈性纖維縱向表面比較平滑,橫截面為長橢圓形,纖維相對較粗;氨綸單絲的縱向與橫截面形態雖然與聚烯烴彈性纖維相近,但其形態隨品種不同變化較大,性能與聚烯烴彈性纖維也有明顯不同,而且氨綸多絲的縱向經常可見2根以上的纖維粘連在一起,因此橫截面呈啞鈴狀,纖維也較粗。

<<上一頁[1][2][3][4][5][6][7]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