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淀粉酶退漿工藝
工藝條件為:淀粉酶濃度3g/L,溫度6O℃,時間75min,pH5.7,JFC1g/L,浴比1:20。
2結果與分析
有機硅的處理溫度(A)、時間(B)、濃度(c)、pH值(D)等因素對織物整理效果都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因此對淀粉酶退漿后的織物進行了有機硅油正交實驗。
2.1正交實驗
實驗設計見表1,實驗結果見表2。

表2中極差R的值反映了相應因素對評價指標影響的大小。極差值越大表明該因素對指標影響越大。以彎曲長度為評價指標時,Rc>RA>RB>RD,即4因素影響彎曲長度由主到次的順序依次為有機硅濃度、處理溫度、處理時間、pH值。彎曲長度越小說明織物懸垂性越好,因此以彎曲長度為評價指標得到的優化工藝為A3B2C3D3。以折皺回復角為評價指標時,Rc>RA>RB>RD,即4因素影響折皺回復角由主到次的順序依次為有機硅濃度、處理溫度、處理時間、pH值。折皺回復角越大說明織物抗皺性越好,因此以折皺回復角為評價指標得到的優化工藝為A2B3C3D1。
綜合考慮各種因素,確定優化工藝條件為:A2B2C3D1,即有機硅油濃度5,溫度4O℃,時間50min,pH值5.0,JFC1g/L,浴比1:2O。
2.2效果對比
利用上述優化工藝對羊絨/棉牛仔布進行柔軟處理,并與原布樣進行了效果對比,結果見表3。

由表3可以得出,牛仔布經淀粉酶退漿后再進行有機硅油柔軟處理,織物的彈性、手感和抗折皺性能有明顯的改善,原因,表面的漿料去除,在紗線的表面和內部形成了許多可以容納有機硅油的空間,紗線吸附和浸透一定量的有機硅油,有機硅油在纖維內部和表面進行交聯形成彈性薄膜,大大降低了纖維和紗線間的摩擦系數,使織物表面的摩擦阻力減小,彈性得到恢復,同時織物手感也得到改善,紋路更加清晰,布面變得更加豐滿,光澤更好。整個處理過程對織物的強力有一定的影響,但影響不大。
3結論
優化的氨基有機硅油柔軟處理工藝為:有機硅油濃度5,溫度4O℃,時間50min,pH值5.0,JFC 1g/L,浴比1:20。該工藝對羊絨/棉牛仔布有著良好的處理效果,織物風格改善明顯,織物檔次大大提高,工藝簡單,符合環保要求。因此,利用氨基有機硅油對羊絨/棉牛仔布進行柔軟處理完全可行。
<<上一頁[1][2]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