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用漆酶對純棉織物進行預處理,然后對其進行常規雙氧水漂白,研究漆酶預處理對漂白效果的影響.結果表明,在預處理30min的條件下,該漆酶最佳應用條件為50℃,pH值4,0~4.5,漆酶用量2g/L.
漆酶是指一類性質相近而又不完全相同的多酚氧化酶的總稱,最早是在1883年由Yoshida首先從漆樹液中發現的,后來人們又從大量的真菌體中發現了漆酶.漆酶是一種典型的含銅糖蛋白,通常認為每個漆酶蛋白分子中含有4個銅離子。銅離子是漆酶催化反應的活性中心,在催化氧化過程中起決定作用.漆酶的催化氧化反應需要氧氣作催化反應的中間物,同時分子氧被還原成水.在實際應用中,漆酶的氧化還原電勢較低(300~800mV),需要加入一些低分子質量化合物作為中介體(如l一羥基苯并三唑、4一羥基苯磺酸、3,5一二甲氧基苯甲醛等),在氧化還原過程中起傳遞電子的作用漆酶一介體體系氧化機理如下:

目前,漆酶在輕工行業主要用于造紙及紡織業。如在造紙業用漆酶進行脫除木質素及進行紙漿的無氯漂白;在印染行業用漆酶對染色或印花廢水進行脫色處理.近幾年,將漆酶用于靛藍牛仔布的返舊水洗處理,可以獲得不同于石磨及纖維素酶水洗的獨特風格和效果.其作用原理在于它對靛藍分子的作用,可使其最終變為水溶性的鄰氨基苯甲酸去除,靛藍降解過程如下:

在傳統的棉織物前處理中,通常使用具有一定氧化能力的次氯酸鈉、亞氯酸鈉和雙氧水進行漂白以獲得必要的白度指標.基于漆酶是一種氧化酶并能去除色素這一特點,本試驗采用一種漆酶對純棉織物進行預處理,再用常規雙氧水漂白,考察漆酶對傳統漂白方法的輔助提高作用.
1試驗
1.1材料與儀器
材料:經退漿、煮練的純棉織物(18og/m2青島國棉二廠);藥品:漆酶LAC—H(粉末狀,廣東);硅酸鈉、燒堿、無水碳酸鈉、雙氧水(30%)均為試劑.
儀器:CS101—2AB型電熱鼓風干燥箱(重慶),分析天平(梅特勒),DZKW一4型電熱恒溫水浴鍋(上海),AC—DI一60型測色儀匕京).
1.2處理工藝
漆酶預處理(浴比30:1,30min)一雙氧水漂白[硅酸鈉1.5g/L,碳酸鈉0.5g/L,燒堿1g/L,雙氧水(30%)5g/L,浴比20:1,95℃,1h].
[1][2]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