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白度的測定
使用ACDI一60測色儀測定織物的甘茨白度(Wg).
2結果與討論
2.1漆酶預處理溫度
漆酶LAC—H的最適處理溫度為50~60℃,當底物品種、處理條件不同時還需進一步確定.結果見圖1所示.

由圖1看出,漆酶預處理溫度在50℃時效果最好.根據Arrhenius方程,溫度較低時,漆酶的催化速率低;而溫度過高,漆酶的穩定性差,這種規律與其他酶品種類似.阿漆酶催化反應有一個最適溫度范圍,只有在此條件下,酶催化反應才表現出最大的效率.
2.2漆酶預處理pH值
一般情況下,酶制劑生產商已經在其產品中加入足夠量的緩沖劑,以保證漆酶自身水溶液的pH值在最佳的應用范圍內.但由于底物的差異性比較大,還需進行試驗最終確定最佳pH值條件.結果見圖2所示.

由圖2可以看出,漆酶最適pH域為4.0~4.5.pH值對漆酶及其應用系統可能產生兩種影響:f1)破壞酶的空間構象,使酶變性失活;(2)改變反應系統的組分.不同的pH值將改變和影響酶的解離狀態、底物的解離狀態及酶一底物絡合物的解離等,從而影響酶催化反應的速度.
2.3漆酶用量對漂白效果的影響
由圖3可以看出,棉織物用漆酶預處理后,白度并沒有增加,反而隨著漆酶用量的增加而降低,說明僅靠漆酶的作用并不能將色素有效去除.但是,經漆酶預處理+雙氧水漂白后織物的白度明顯提高,漂白后織物的白度隨著漆酶用量的增大而增加,但漆酶用量>2L后提高不明顯.棉織物上的色素主要以黃酮類化合物的形式存在,漆酶預處理雖然不能將其有效去除,但可使黃酮體色素的結構發生一定變化,這些新產物在漂白過程中更容易被氧化性漂白劑破壞,從而對傳統的氧化漂白起加強作用,可以在保證效果的前提下適當減少漂白時間及各種化學品的消耗量.同因此,選擇漆酶用量為2g/L.

3結論
用漆酶對棉織物進行預處理,可以提高雙氧水漂白的效果,在處理時間為30min時,最佳應用條件為50℃,pH值4.0~4.5,漆酶用量2g/L.
<<上一頁[1][2]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