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粗紗工序
粗紗工序采用較大的粗紗捻系數,小前區隔距,小后區牽伸,在不出“硬頭”的情況下,選用較小的鉗口隔距,適當提高粗紗回潮率,以減少靜電作用帶來的不良影響。適當控制粗紗的張力,可降低退繞時的意外伸長,有利于提高成紗條干。粗紗工序工藝參數:粗紗定量4.48g/10m,后牽伸倍數1.25,捻系數95~99
3.5 細紗工序
采取減少細紗后區牽伸倍數、放大后區羅拉隔距、小鉗口隔距的工藝原則,前膠輥用無錫蘭翔邵氏A65 軟膠輥,對減少成紗毛羽、降低成紗棉結效果良好。其主要工藝參數:后區牽伸倍數1.175 倍,捻度91~94 捻/10cm,鉗口隔距2.5~3.0mm。其成紗質量指標見表3。

由表3 可見,白竹炭粘膠混紡紗成紗各項質量指標良好,單紗強力CV 值、條干CV 值等主要指標基本與同細度純粘膠紗線相當,能夠滿足后工序加工要求,其中CJ/白竹炭粘膠/粘膠混紡紗毛羽略少于兩組份的混紡紗。白竹炭改性粘膠混紡紗線發射的負離子效果明顯高于同細度普通粘膠紗。
3.6 絡筒工序
由于白竹炭纖維易產生靜電,因此絡筒工序應采用“輕張力、小伸長、保彈性”的工藝原則,絡筒速度為900m/min。
4、結語
白竹炭粘膠長度較長,表面光滑且抱合強力差,投料前應進行加濕預處理。與普通粘膠、棉等混紡時,各工序的溫濕度、并粗工序和細紗工序膠輥硬度等都對生產過程起著關鍵性的作用。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