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彈性纖維紡織品染整加工工藝
彈性纖維紡織品穿著舒適,具有良好的保形性和抗皺性,應用日趨廣泛。其品種已從針織向機織、從內衣向外衣、從女裝向男裝、從服用向家紡及醫用等方面延伸,已成為當前主流紡織產品之一。目前,彈性纖維除氨綸之外,出現了許多新型彈性纖維。即使是氨綸,由于原料和紡絲工藝不同,其彈性等性能也不同。
目前應用比較成熟的彈性纖維產品主要有氨綸(國外以Lyor~商品為代表)、PTT纖維、PTT/PET纖維(以T-400為代表)、聚烯烴彈性纖維(以XLA彈性纖維為代表)等幾種,它們分別與天然、化學纖維混紡或交織制成各種紡織品。
3.1氨綸(或Lycra)紡織品
氨綸除少數情況下以裸絲形態應用外,大多數是以包芯紗、包覆紗和合捻紗形態應用。氨綸包芯紗是以氨綸絲為芯紗,外包一種或幾種非彈力的短纖維制成的紗線。由于包覆了天然纖維,所以外觀和手感良好,吸濕性和染色性能也較佳,而且在拉伸狀態下芯絲不外露,但這種紗線強力較低,只相當同規格外包纖維紗線的80%一9o%,因此在染整加工時要注意,不要損傷氨綸和使紗芯絲外露。氨綸包覆紗也是以氨綸絲為芯,非彈性的長絲或短纖維紗線按螺旋形的方式對伸長狀態的氨綸絲予以包覆而形成的彈力絲。它與其它彈力紗線的明顯區別之一是芯絲無捻度。芯絲與外包層之間的抱合程度明顯低于包芯紗和合捻線,因此其彈性高于后兩者,但在張緊狀態下有露芯現象,因此染色產品在張力較大時,容易露芯紗,引起色差和不勻,特別是深色產品,染整加工時芯絲最好染成深色,不能露白。氨綸合捻線(又稱合股線)是在氨綸邊拉伸邊與其它非彈性的2根紗并合加捻而成。由于氨綸絲與其它紗之間互相捻繞,因此在張緊狀態下氨綸絲會外露,染色時易造成色花或色差,很難染成同色,因此也不宜制成深色產品。但是這種合捻線強力高。氨綸絲與非彈性紗線的抱合程度也低于氨綸包芯紗,染整加工時不宜受到大的張力和摩擦力,以免氨綸絲外露或起球。
不論是何種氨綸紗,除裸絲外,其在受到張力作用時,受力伸長和回復變形的特性都取決于兩種纖維。一般而言,在低張力時主要是氨綸芯絲起作用;而在高張力時,則是非彈性的外包或合捻的纖維或紗線起作用,因此彈力紗的拉伸過程大致可分兩個階段,即低應力高伸長階段和高應力低伸長階段。所以彈性紡織品染整加工時張力宜低,否則張力過高,到一定程度后變形變緩,彈性損失迅速增大。
氨綸彈力紡織品的彈性取決于氨綸彈力絲的含量,也與彈力絲的類別、氨綸絲的細度和包芯或包覆時其預牽伸倍數有關。氨綸彈力絲含量越高,絲越粗,預牽伸倍數越高,彈性就越高。如果預牽伸倍數過高,則紗強力低,容易斷絲。
氨綸紡織品的彈性除與氨綸絲的性能、含量和紗線及織物的組織結構有關外,還與紡絲、紡織以及染整加工中受到的張力、溫度、作用時間和方式有關。因此,在制定染整加工工藝時,不僅要考慮染整加工質量,例如顏色的均勻性、牢度,還要注意紡織品物理和機械性能以及服用性能變化,特別是其彈性變化。
氨綸紡織品染色主要考慮非彈性纖維的染色,氨綸無需專門進行染色。雖然氨綸理論上可以選用普通的分散染料染色,但由于分散染料主要進入纖維內的軟鏈段區,而軟鏈段區的分子鏈不但長和柔順,而且缺少與染料分子發生作用的極性基團,加上微隙較大,染料雖然容易擴散進去,但也容易解吸和擴散出纖維,因此染色牢度差,且深染性差。為此,國內外一直在研究如何改善氨綸的染色性能,主要途徑有以下幾方面:(1)開發或篩選適用的分散染料;(2)對纖維改性,在氨綸分子鏈上引入適當的基團,增強纖維與染料的結合能力,例如在分子鏈中引入氨基后,可使氨綸與酸性染料結合;(3)改善染色條件,包括應用一些新的助劑,以提高氨綸的染色性能。
[1][2][3][4][5][6]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