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很早就認識到,野獸毛皮是天然的防水透濕材料。但人類早期的防水透濕織物一般只有防水功能卻不透濕。據文獻記載,織物上涂漆是最早的涂層加工技術,用刮涂和揉漆相結合的方法,將織物加工成為漆布,作為御雨蔽目的用品或用作包裝材料。在我國西周的墓葬中,就有漆布殘片,涂層黑色漆。油布也是一種很好的防水材料,如東漢時期使用的"油緹帳"。到明清時期已可制成雨傘、雨冠雨衣和雨裳等多品種織物。橡膠涂層防雨布的最早記載是在公元1600年以前,哥倫布在美洲大陸發現當地土著利用橡膠漿液涂布生產防水織物。18世紀末19世紀初,英國出現了關于橡膠乳液制造防雨布的專利,使橡膠涂層構成了現代涂層工業的基礎。
這些早期的防水織物,由于人體散發的汗蒸汽不能及時通過織物擴散或傳導到外界而積聚在體表和織物之間,由此產生濕冷感,促使人們著手研究能防水且透濕的織物。最早的防水透濕織物據說是20世紀40年代初由英國Shriley錫萊研究所設計的著名文泰爾(Ventel)防雨布,它的出現標志著防水透濕織物正式走向市場。
今天,人們已成功地將矛盾的防水和透濕性能集于一種織物之中,巧妙地將防水透濕織物的設計與紡織品轉移水蒸氣及液態水的機理密切結合起來根據不同的機理,開發了許多防水透濕織物,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三種類型:
(1)利用孔隙自然擴散的機理設計具有防水透濕功能的高密織物。利用精梳高支棉紗或其他超細合成纖維長絲織成高密織物,使紗線間隙變得非常小,經過防水處理具有一定的防水性。近年來,隨著超細纖維的飛速發展,各種超高密織物不斷涌現。這類高密織物的特點是透濕性、透氣性良好,織物的柔軟性和懸垂性也較好,但耐水壓一般都很低,若需要較高耐水壓尚需進一步涂層或層壓。
[1][2]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