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絲素與殼聚糖復配,制取其不同殼聚糖濃度的溶液,將褪過漿的純棉布放到不同濃度的溶液中,對處理過的織物的拉伸、折皺、白度性能進行測試。結果表明,絲素/殼聚糖復配,絲素濃度調至1.63%、殼聚糖濃度為0.035%時,整理后棉織物抗皺性能最好。
前言
人們經常用的天然纖維—棉,其內在結構決定外在特點。棉纖維主要由纖維素大分子組成,含有大量的親水性基團。使得棉織物在染整過程中,纖維大量吸水而膨脹,受到外力極易變形,從而造成縮水現象。且纖維素大分子鏈是一種剛性鏈,這就造成了棉纖維形變困難,產生形變后也不容易恢復,故彈性差,抗皺性差。因此,棉織物的抗皺整理成為我們現在研究的焦點。
長期以來,棉織物的抗皺整理使用的是醛(酰)胺縮合樹脂,以2D 樹脂應用最多,2D樹脂抗皺整理降低織物斷裂強度約為4%,同時還降低撕破強度和耐磨性,手感也會變差,泛黃;抗皺整理的織物釋放甲醛的問題越來越引起了人們的重視。
隨著國內外綠色環保意識的不斷增強,無甲醛防皺整理已成為發展趨勢。目前,我們研究水溶性生物蛋白—絲素,成膜性強、與纖維素化學結構相似、有很好的吸附和相溶性的殼聚糖。二者進行復配得到的整理液對棉織物具有很好的防皺效果,并且棉織物的其它良好性能不受影響。
1. 試驗部分
1.1 試驗材料
原料:30cm×15cm 純棉織物、蠶繭
化學試劑:氫氧化鈉、蒸餾水、氯化鈣、殼聚糖、冰醋酸、鹽酸、氯化鎂、戊二醛等。
1.2 實驗儀器
Instron 強力機、FAST 織物風格儀、用Data Color 測色配色儀測試織物白度、電熱恒溫干燥箱。
1.3 整理劑制備
(1)蠶絲脫膠、溶解
一定量的蠶絲在100℃,0.5%的Na2CO3 溶液中脫膠3 次,每次30 分鐘,用熱自來水沖洗3 次,然后50℃烘干、剪碎。脫膠后的絲素在CaCl2:C2H5OH:H2O=1:2:8(摩爾比),浴比1:10,在水浴鍋75℃條件下攪拌溶解2 小時,然后過濾去除不溶物,得到絲素粗溶液。
(2)絲素粗溶液透析
利用截留分子量10000 以上的透析袋透析,先用流動的自來水透析48 小時,再用蒸餾水透析6 個小時,每2 小時換一次水。風干得純絲素溶液,重量法測試其濃度。用兩個小燒杯分別量取30-40ml 的溶液放在烘箱里面,水分完全蒸發掉,稱其重量,得出濃度(多測幾組數據,直到數值變化不大為止)。
(3)絲素降解
將所制絲素濃度調至1.63%,每130ml 絲素溶液添加3.5mlHCl,HCl 溶液濃度為3mol/L,在水浴鍋中70℃條件下水解120 分鐘,然后用濃度為3mol/L 的NaOH 溶液滴定至中性。
(4)絲素/殼聚糖制備
取上面制備好的溶液,再攪拌5 小時,在攪拌結束前10min 加入4.8ml 的戊二醛,最后5min加入0.17g 的MgCl2。將降解的絲素溶液倒入燒杯中,再滴加占溶液含量為3.5%的冰醋酸,最后邊攪拌邊放殼聚糖,殼聚糖濃度分別為0.01%,0.015%,0.025%,0.035%,0.05%,0.1%,0.15%,0.25%,0.5%。
1.4 絲素/殼聚糖對棉織物整理
將純棉織物試樣分別放入不同殼聚糖濃度的絲素/殼聚糖溶液中,浸泡2h,每15min 擠壓一次。先80℃溫度下預烘5min ,再120℃烘3 min , 然后沸水將其煮沸15min,水洗,最后60℃烘干。
2. 性能測試
2.1 織物拉伸性能測試
用Instron 強力機測試織物的斷裂強度、伸長率、斷裂時間等。
測試條件:拉伸速度100mm/min,夾距10mm,織物試樣規格20cm×5cm。
2.2 織物折皺性能測試
用FAST 織物風格儀測試織物的抗彎剛度、折皺回復角。
測試條件:先將試樣熨燙平整,再將試樣折疊放在固定壓力下壓5min,然后取出測試,每個樣品取10 個試樣,取平均值,試樣規格2cm×2cm。
2.3 織物白度測試
用DataColor 測色配色儀測試織物白度。將織物折疊8 層測試,測試4 次,取平均值。
2.4 織物吸濕性能測試
用101-0 電熱恒溫干燥箱測堿處理麻的回潮率。計算公式如下: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