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國際現狀
隨著細絡聯全自動化落紗技術的日趨成熟,使得錠子向著高速、小卷裝方向發展成為可能,最高紡紗錠速達到30 kr/min以上;與傳統錠子相比,高速錠子主要具有如下結構特點。
1.1改進桿盤結合件
錠桿盤結合件淘汰了光錠桿結構型式,轉而采用鋁套管結構型式。相比之下,光桿錠子因為錠桿細長、剛性較差,在運轉中容易產生變形,再加上配用的筒管較厚實,與錠桿的配合面又較小,錠桿與簡管的彎曲撓度較大,且隨錠速的提高而增大;因此,在運轉中產生動不平衡的機會較大,不利于錠子的穩定運轉。而鋁桿錠子的鋁套管部分比錠桿加粗約兩倍,剛性大大提高,加上與鋁套管配合的筒管壁較薄、較均勻,筒管與鋁套管之間的間隙很小、配合段較長,故能得到較緊密的配合,使得鋁套管與筒管的抗彎強度得到整體提高;因此,運轉中帶來的動不平衡較小,更能適應高速運轉的要求。新型鋁套管錠子改進了各零件壓配方式,即將錠桿與鋁套管壓配后,再將錠盤壓在鋁套管外圓上,以進一步提高錠桿盤的剛性及鋁套管一筒管整體的抗彎強度,縮小運轉過程中的動不平衡量,適應高速運轉時低振動的要求。另外,鋁套管錠子還可以滿足集體自動落紗的要求,有利于提高細紗機的自動化程度。
1.2進一步縮小錠盤帶輪直徑隨著上軸承孔徑由7.8 mm縮小至6.8 mm甚至5.8 mm,錠盤帶輪直徑也隨著由最小20.5 mm縮小至19 mm甚至17 mm,達到既提高錠子轉速,又不增加主機能耗的目的。與此同時,為了在錠桿直徑減小時不降低其剛性,將錠子上、下支承距離由120 mm縮小至100 mm。
1.3 改進下支承的結構型式
傳統環錠錠子下支承大多采用錐形凹窩錠底,這種結構的錠子,由于桿盤和管紗總是存在質量不平衡的影響,在轉速提高到一定程度時,錠尖會沿著錠底90°錐面往上爬,從而造成錠子桿盤的軸向竄動以及錠桿頂端振程的加劇。為此,目前普遍將高速錠子的下支承設計成徑向支承和軸向支承分離的分體式錠底結構,在潤滑油流體動壓的有效作用下,徑向滑動軸承與錠桿之間形成穩定的油膜,錠桿上極其輕微的抖動也能直接、及時地傳遞到阻尼器上,從而使阻尼器產生的多層油膜阻尼能夠更好地發揮吸振作用;錠尖由R 0.75 mm小球面改為R 30 mm大球面,大大增強錠子軸向承載能力;錠桿下支承檔直徑由4.5 mm縮小至3 mm,以降低錠子能耗。
[1][2]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