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弓形板定位
弓形板定位i即錫林定位,定位過早,分梳隔距增大,影響梳理效果、增加后排梳針的負荷;也使鉗板閉合過早,影響鉗板開口的總高度,直接影響纖維叢的分離結合。定位過遲,會使有效纖維被梳針拉走而帶入落棉。
國產精梳機弓形板定位與適紡纖維的長度的對應關系如下

落棉率的調節
新型棉精梳機的落棉隔距(即分離距離)總共可調范圍為6 mm。最近距離(在落棉刻度5處)位于鉗板與分離羅拉距離為16 mm處,此時精梳落棉最少。最遠距離(在落棉刻度11處)位于鉗板與分離羅拉距離為22 mm處,此時精梳落棉最多。下面通過計算來說明分離距離與落棉率的關系。如紡某一產品,纖維長度為40 mm,喂給量為5.6 mm,分離距離(即落棉隔距)分別為15 mm和17 mm,則落棉率P為:
P=(15+2.8)2/402=19.80%(分離距離為15 mm時)
P=(17+2.8)2/402=24.50%(分離距離為17 mm時)
分離距離(即落棉隔距)改變1 mm,則落棉率可改變2%~2.5%。在變動落棉刻度時,必須重新檢查與調整頂梳隔距,以免與鉗板、膠輥等部件發生碰撞。除用上述變動方法調整落棉率外,尚有許多辦法用以調節。切忌一味用改變落棉隔距的辦法,這樣會造成喂給部分產生問題,如喂給部分齒輪磨損與喂給不良等。
錫林定位并不完全以纖維長度而定,主要是以錫林的梳理角度來定,比如說90°的錫林定位就不能再36分度,否則就如同你所說:增加后排針的負荷,使鉗板閉合過早影響分離結合。110°的錫林就不能再38分度定位,否則會延長鉗板后死心的的時間,同時也增加了整機的負荷,以E75鉗板運動分兩個死心點,第一死心點位置在24分度時,鉗板開口最大,車頭里的滑桿處于最低點,鉗板是處于停滯狀態,這個時間就是方便棉網的分離結合,如果想結合的多一點可延長滑套在滑桿里的距離,暫緩鉗板逐漸閉合的時間,也就是通常說的定時調節盤往負數方向調節,反之則往正。
[1][2]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