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梳理度的概念:梳理度也稱分梳度,一般是以每根纖維受到的平均作用齒數來表示。纖維受梳齒數是決定生條質量的關鍵因素之一。梳理度過大,纖維易受到損傷及短絨增加,梳理度不足,纖維單纖率低,不能充分被分解。上述兩種情況均對成紗質量產生較大影響。
《立達紡紗手冊》指出:梳理度指單位時間內,每根纖維受到梳理的平均針齒數。其推薦值為:在刺輥上每根纖維得到0.3個針齒的梳理(即每個針齒上約有3根纖維),在錫林上一般為10~15齒/根。
《棉紡學》中指出,高產梳棉機“C”值(梳理度)一般在0.5~1齒/根。從二者提供的情況來看,立達公司更注重防止纖維過分梳理,這與當前實際情況更一致。
二、梳理度的計算:
1、刺輥梳理度的計算:
nT×L×ZC = VF×Nb×W
式中:C—每根纖維受到的平均作用齒數
W—棉層定量(克/米)
nT—刺輥轉速(轉/分)
VF—給棉速度(米/分)
L—纖維的平均長度(米)
Nb—纖維公制支數
Z—刺輥表面的總齒數
DT×∏×b DT:刺輥直徑(㎜),b:刺輥長度(㎜)
Z = P×R P:鋸條縱向齒距(㎜),R:鋸條條距(㎜)
對清梳聯或其他梳棉機也可以根據實際臺時產量和落棉率求出單位時間的喂入量克/分來取代W.VF
[1][2][3]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