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印花網】輕薄型的毛織物用料省,加工精細,技術含量高,檔次和賣價也高,是名副其實的高附加值產品,在目前的紡織市場上有很大的競爭力。
目前,開發輕薄、超輕薄及高支精紡面料,除了采用傳統的股線結構外,更多的采用單經單緯、索羅紡、賽絡紡高支精紡織物,以及細旦化纖、可溶性原料與羊毛混 紡等??梢园衙徯袠I中,生產輕薄型毛織物采用的方法歸納為3種:高級細支毛,單經單緯織造,以及利用水溶性纖維伴紡。這3種方法在成本,設備,性能以及工藝設置上都有不同的特定要求。本文分別介紹這3種方法的特點,生產可行性,目前已取得的成果及發展方向。
1輕薄型毛織物生產方法
1.1高級細支羊毛
羊毛的可紡支數主要取決于羊毛纖維的細度。因此,開發細支和超細支羊毛是滿足面料輕薄型的基礎,可以經過一些物理化學處理,生產高級細支毛。但總體來說, 羊毛細化步驟緩慢,且只是增加了18—20Izm羊毛的產量。目前羊毛細化主要的研究重點有3方面:一是羊種的培育與改良;二是羊毛纖維的表面變性處理; 三是羊毛纖維的拉細技術。
1.1.1羊種的培育與改良羊毛越細,紗的可紡支數越高,同支紗的橫截面內包含的纖維根數越多,其強力和結構的均勻性就高,可加工性就好。細羊毛更有利于 紡出薄、輕、軟的高檔毛紡織物"1。因此細度是羊毛最重要的一項指標,它決定其紡紗性能和織物特性。為了實現“讓羊毛面料成為四季皆宜的服裝”的夢想,羊 毛主產國澳大利亞一直致力于研究羊種的遺傳培育與改良,生產高級細支毛。并且澳大利亞在羊種的培育與改良方面已經取得了一定成果。自1990年起,政府遠 見卓識地提出了收縮羊頭數、改變羊群結構的決策,逐步收縮粗、中和一般細毛羊的頭數,以此提高更細的毛用綿羊數量。在21世紀初,對細羊毛的相關術語提出 了自己的理論。例如,將原來的“細絨毛”和“細綿羊毛”、“細毛”改稱為“中細毛”,而將平均直徑19.5“m及以下的綿羊毛稱為“超細綿羊毛”。中國細毛綿羊培育發展歷史悠久,也取得了不少成就,不僅顯著提高和穩定了新疆細毛羊品質,而且育成了中國美利奴羊并得到了世界養羊業的認可。
1.1.2羊毛纖維表面變性處理
表面變性羊毛即絲光羊毛或 防縮羊毛。對羊毛進行變性處理,能使羊毛纖維直徑變細0.5一l0,m,手感柔軟、細膩,吸濕性等均有提高,同時還能使光澤變亮,纖維強度提高。目前表面 變性處理主要是羊毛的減量加工,即采用物理、化學或生物化學的作用,破壞角朊中的二硫鍵,使羊毛表面得以刻蝕,從而達到改善羊毛的表面加工性能及服用性能 的目的。由于纖維表面剝蝕,纖維變細。用化學方法處理工藝可控性好,處理均勻,質量穩定,但會對環境產生一定的污染;酶處理環保無污染,從長遠來看是一種 較理想的減量加工方法,但酶處理工藝可控性較差,一般需要經過預處理。北野道雄的研究認為"“o,經酶處理后,織物除身骨差一些外,其手感的滑爽性、白 度、柔軟性和豐滿性均有較大的提高。
1.1.3羊毛拉細技術
羊毛可紡線密度取決于羊毛細度,紡低線密度或 超低線密度毛紗需要的細于18p.m的羊毛僅澳大利亞能供應,但產量極少??梢酝ㄟ^拉細處理的方法,使羊毛長度伸長、細度變細。細度21p.m羊毛經拉細 處理可細化至17斗m左右,19txm羊毛可拉細至16fl,m左右。羊毛拉細技術是將羊毛纖維在高溫蒸汽濕透條件下沿著軸向平行排列的毛條進行拉伸、拉 細,改變羊毛纖維的超分子結構(加濕受到水或水溶液中氫鍵斷裂劑、交聯斷裂劑或疏水松弛劑的影響),使其有序區改變,原纖結晶結構轉變成平行曲折鏈的整齊 結晶結構,無規線團結構的無定形區大分子轉變成平行曲折鏈的基本平行結構,并借分子間范德華力、氫鍵、鹽式鍵等橫向結合定形。處理之后的羊毛伸直細長無卷 曲,改變了羊毛纖維卷曲彈性和低模量特征。并且直徑變細使其可紡線密度變小,適于生產更輕薄型面料。圖1為經拉細處理后的羊毛橫截面。
1.2單經單緯紗線織造
傳統方法采用股線織造的毛織物過于厚重,用單經單緯紗線織造可以實現輕薄型生產的目的。但單經單緯毛織物在織造過程中強力較低,易造成織造斷頭,增加織造困難,需要經過漿紗工序,提高毛紗可織性,解決高支毛紗捻度較小、單強較低及毛羽多的問題。
基于棉纖維與毛纖維基本性能的差異性,毛紗上漿和棉紗的傳統高溫上漿方式有顯著的不同。高溫條件下,棉的濕強降低較少,而毛的濕強有很大降低,強力損傷嚴 重,更重要的是毛纖維在95℃的高溫條件下會伸長產生繞斷頭。并且采用棉紡的紗片浸漬上漿將會形成較多的剩余紗,造成浪費。對羊毛而言,較為經濟實用的上 漿方式是利用分條整經機的上漿裝置進行倒軸上漿。這種方法上漿效率高,但對漿料要求較高。如采用專門的羊毛冷漿料上漿技術,可大大改善各種不同類型紗線織 造的效率,消除開發新型輕薄面料所選擇紗線結構對織造效率的影響,可以避免以上各種現象發生。
羊毛冷上漿是指漿液在低溫或常溫條件下進行上漿,漿液溫度一般不高于50℃,是一種在經紗表面進行的上漿方式。上漿時,在分條整經機的筒子架與卷繞滾筒之間,安裝一套 由漿槽、浸漿輥、壓漿輥等組成的“上漿裝置”。漿液貯存在漿槽內,毛紗在回轉的浸漿輥上經過時,以施漿的方式給毛紗上漿。羊毛冷上漿的關鍵就是必須要有一 種具有高黏性的低熔點漿料,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和水分散性,能夠在低溫或常溫條件下良好黏附和浸透毛紗,烘燥后具有良好的成膜性和柔韌性,并且在濕熱條件下 不會再黏。
1.3采用水溶性纖維伴紡
毛織物輕薄型生產的迫切性需要廣泛運用水溶性纖維伴紡的工藝。這種方法,不要求使用高品質羊毛,只是在紡紗過程中加入一定比例的水溶性纖維,可以增加紗線 橫截面的纖維根數,同時還能提高紗線的可紡性。織造完成后,采用一定的工藝在后整理中將水溶性纖維溶解,得到輕薄、蓬松的毛織物,實現輕薄型。一般伴紡羊 毛的水溶性纖維需制成毛條以便與羊毛條進行混紡。水溶溫度一般控制為80—90℃,溫度過高易損傷羊毛。
目前市場上使用最廣泛的水溶性纖維維綸,是聚乙烯醇縮甲醛纖維(PVF)的商品名,是以聚乙烯醇(PVA)為原料紡制而成的合成纖維。性能優異,具有類似 棉花的優良特性,又被稱為“合成棉花”。水溶性維綸不僅具有理想的水溶溫度和強度、伸長度,良好的耐酸、耐堿、耐干熱性能,而且溶于水后無味、無毒,在較 短的時間內能生物降解,對環境無任何污染,屬綠色環保產品。水溶性維綸大分子鏈上有許多羥基,通過降低PVA相對分子質量和增加分子間距離,使水分子容易 滲透到大分子側基中,因此具有水溶性,并且在一定溫度的水中伴紡纖維能全部溶解。
2 3種方法應用現狀
[1][2]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