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活性染料(特殊印花材料)問世50多年以來.國內外一直沿用海藻酸鈉作為活性染料印花的糊料.其不與染料反應.得色量高且脫糊性好.然而也存在流變性不理想.圓網印花(圓網印花機常見問題)特別是高目數網印、精細花型和大面積印花印制效果不理想等缺陷另外,近年來海藻酸鈉價格提高.導致印花生產成本上升因此.國內外都在積極尋找海藻酸鈉的代用品.研究較多的主要有變性海藻酸鈉糊、合成增稠劑和變性淀粉糊、變性纖維素糊等.雖單項性能優于海藻酸鈉.但也不能滿足活性染料印花色漿的綜 合性能要求近年來開發的復合類糊料.把各種糊料單一的優良特性復合在一起.顯示出優異的綜合性能.是目前活性染料印花用較理想的糊料。
本實驗即選用一種國產聚丙烯酸類合成增稠~]ZW603與海藻酸鈉復配.研究了不同混合比例復配糊料的性能,以期能找到印花效果好、應用范圍廣且成本低的糊料代替傳統的海藻酸鈉進行活性染料的印花。研究了海藻酸鈉(sA)與合成增稠劑ZW603同比例混合糊料的基本性質和實際印花效果,并與單獨使用兩種糊料進行比較。研究結果表明,海藻酸鈉與合成增稠劑zw603以合適比例復配的混合糊料符合印花糊料的一般要求,某些性能甚至超過海藻酸鈉;另外,此混合糊料可顯著降低印花成本。
1實驗部分
1.1實驗材料
1.1.1織物
純棉漂白平紋布,紗支21x21,密度60x50。
1.1.2藥品
海藻酸鈉f.聚丙烯酸類合成增稠~OZW603f,尿素(CR),碳酸氫鈉(CR),防染鹽S(CR),活性紅K一2BP,活性藍K—GR,活性黃K一4G等。
1.1.3儀器
NDJ一8S型旋轉粘度計,LFY一304型紡織品耐摩擦色牢度試驗儀.
1.2實驗方法
1.2.1原糊和色漿的制備
基本原糊制備:將海藻酸鈉和合成增稠劑ZW603分別與蒸餾水混合.攪拌30min呈均勻透明狀,靜置過夜.使糊料充分膨化.制得兩種基本原糊
混合原糊制備:將兩種基本原糊按所需比例混合,攪拌均勻,靜置使糊料充分反應.制得混合原糊
色漿制備:按照如下處方制備色漿:活性染料2%,尿素5%,防染鹽S1%,碳酸氫鈉2%,原糊50%,加水補足100%具體制備方法見參考文獻
1.2.2基本性能測試
(1)成糊率曲線:配制不同濃度的原糊并測試粘度。繪制曲線。即得糊料的成糊率曲線。
(2)粘度和印花粘度指數(PVI值)測試:采用NDJ一8S型旋轉粘度計于25℃下分別測定原糊在不同轉速下的表觀粘度。
PvI值=6,其中印和6分別是轉速為60r/min和6r/min時的原糊粘度
(3)化學藥品相容性[引。對于活性染料直接印花而言,即為原糊與尿素、碳酸氫鈉、染料和防染鹽s之間的相容性。
合成增稠劑ZW603對電解質極為敏感.不宜采用加入化學品常規用量三倍的方法評價相容性.此處采取逐漸提高化學品濃度的方法配制化學品的溶液.加入原糊中使達到規定濃度.攪拌均勻靜置脫泡后測粘度.繪制粘度隨化學品濃度變化的關系曲線參比糊料中加入等體積的水。
(4)抱水性測試:見參考文獻
(5)皮膜強度的測試:見參考文獻
(6)耐儲存穩定性:制備原糊,靜置消泡后測取第一次粘度值,然后每隔24h測取下一個粘度值.共測七天,并觀察有無腐爛變質對混合糊料還要采用離心分離的方法評定其穩定性將混合糊料放置一天、三天、七天分別用高速離心機對其進行離,觀察沉淀、分層情況。
(7)曳絲性:模擬參考文獻的方法
[1][2][3][4]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