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酯化淀粉
酯化淀粉如醋酸酯淀粉和磷酸酯淀粉,經酯化變性后,其化學穩定性增加,結構粘度下降,流變性改善,但其溶解性能不及醚化淀粉。
3.6醚化淀粉
3.6.1羧甲基淀粉
(1)合成工藝簡介
淀粉,異丙醇一分散一活化(加Na0H)--醚化(加CLCH2COOH)--分離--干燥--包裝
(2)實驗室步驟
在500mL燒杯中加入異丙醇做分散劑,在攪拌下,加入淀粉,攪拌15min,加入NaOH,在20℃下攪拌30min,滴加氯乙酸,進行醚化反應,水浴加熱,反應在1h~3h內完成。然后減壓過濾,用氯乙酸溶液洗滌固體至pH=7.0,在50~80℃下進行真空干燥。
(3)結論與應用
羧甲基淀粉印花性能主要取決于取代度(醚化度),低醚化度或者醚化不均勻時,耐酸堿、耐鹽性較差,在水中溶解度也低。調制印花原糊時,未醚化的伯羥基會與活性染料反應,產物沉積在織物表面使手感發硬,原糊中含有不溶性懸浮物還會造成印花疵病。如果將羧甲基淀粉的醚化度提高到1.0以上,原糊的化學穩定性大為提高,流動性和滲透性良好,從而改善印花性能。
CMG成糊率較低,是典型的高固體質量分數低粘度糊料,原糊質量分數一般在8%左右,造成糊料的浪費。CMS是典型的非牛頓流體,結構粘度較大,外觀很稠厚,PVI值約為0.4。但它不是分子間作用力造成,而是分子鏈團在水中遷移困難引起的。CMS沒有海藻酸鈉的粘彈性,所以抱水性不好,分子鏈團之間的水分子幾乎是自由的。用這種色漿印花的最大特點是滲化現象非常嚴重,如果通過提高漿料濃度來防止滲化,則布上殘存漿料就會過多,影響織物手感,還會出現發花現象。
改善CMS印花性能的方法:(1)使用高粘度、高取代度的產品,在生產CMS的過程中,要達到高的取代度,就要增加堿用量,會使大分子鏈發生斷裂,又會造成粘度降低,從而成糊率較低。(2)將CMS與其它糊料拼混后印花,使用海藻酸鈉與羧甲基淀粉拼混用于棉織物的印花加工,應用效果良好,與CMS相比,拼混海藻酸鈉后得到的混合糊料抱水性、曳絲性得到改善,且印花后得色量高,降低了糊料的成本。印制精細花紋時應選用高取代度比例較大的原糊,而印制大塊面花紋時則宜選用海藻酸鈉比例較大的原糊。
3.6.2羥乙基淀粉
羥乙基淀粉印花糊料是以玉米淀粉為原料,經水解、醚化變性而制成的。產品為白色或微黃色細粉,無味無毒,屬于非離子型印花糊料。經羥乙基化后的醚化淀粉與原料淀粉相比,其耐酸、耐堿及印花特性都大為改善。取代度。。般為0.3~0.4。以本法制成的羥乙基淀粉產品具有冷水成糊,制糊方便,脫糊容易,與印花染料的相容性好,透網性和滲透性佳等特點。該印花糊料適用于手工熱臺板和機印印制的絲綢、化纖和滌綸織物,印制的成品泥點精細,輪廓清晰度好,得色鮮艷,塊面均勻度好。
羥乙基淀粉的制備方法一般分固相法和液相法兩種,但生產中多以液相法為主。液相法是一種以有機溶劑為懸浮劑,無機酸為水解劑,氯乙醇或環氧乙烷為醚化劑,在有催化劑存在的條件下與玉米淀粉進行反應的一種合成工藝。
3.6.3交聯的羧甲基淀粉
在5L的捏合機中投入一定量的淀粉和適量的有機溶劑、交聯劑,攪拌均勻后,加入一定量的燒堿溶液,堿化至一‘定時間后,投入醚化劑(氯乙酸鈉),加熱并控溫40~55℃,反應一定時問后停止,取出產品烘干、粉碎,得白色粉末狀PA-CMS產品。
PA-CMS是一種交聯的羧甲基淀粉。生產工藝簡單,成本價格低廉。實驗證明,PA-CMS綜合印花效果良好,可用于活性染料、分散-活性染料的印花糊料,是一種較為理想的海藻酸鈉代用品。
3.6.4甲基淀粉
甲基淀粉是將淀粉與硫酸二甲酯在氫氧化鈉存在下醚化而制得的產物。甲基淀粉可溶于冷水,給色量和印花均勻性都較好,其缺點是流變性和抱水性不夠理想,洗滌性較差。
3.6.5氰乙基淀粉
氰乙基淀粉是淀粉在堿性催化劑存在下與丙烯腈醚化反應而制成的,可作活性染料的增稠劑。印花后,手感、耐摩擦牢度、耐汗漬牢度等均優于原淀粉,與海藻酸鈉相同。
3.7接枝共聚淀粉
水溶性高分子接枝共聚物具有代表性的是淀粉與丙烯酰胺、丙烯酸類接枝共聚物。這一類產品都具有熱水分散性,可作紡織印染工業的增稠劑。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