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紡紗工藝流程
黑色棉:A002c型抓棉機-A006B型混棉機-A034型開棉機-A036B型開棉機-A036C型開棉機-A092A型給棉機-A076C型成卷機-A186D型梳棉機-A272F型并條機-A191 B型條卷機-A201 C型精梳機-A191 B型條卷機-A201 C型精梳機黑色精梳條和本色條經(jīng)并條混和后紡紗。
2工藝技術要點
(1)開清棉工序。由于黑色棉經(jīng)過染色等處理,使棉纖維形成了束狀或者塊狀,所以要采用多松少打的工藝原則,提高除雜效率,減少纖維損傷;黑色化纖要降低打手速度,防止產(chǎn)生束絲,并及時清理棉箱和通道,防止掛花。
(2)梳棉工序。梳棉設備的好壞直接影響棉結的多少。對于紡小比例色紡紗的梳棉機臺,各部隔距要準確;對錫林、道夫、蓋板的針布情況要嚴格檢查,達不到質(zhì)量要求的針布要及時更換。①對于紡黑色棉的梳棉機,采用加裝錫林固定分梳板,使用加密型蓋板針布,增強分梳效果,以減少棉結,減小棉結顆粒的大小,使小比例色紡紗中的黑色棉結在布面上不容易顯現(xiàn)。②對于紡黑色化纖的梳棉機,采用加密型蓋板針布,增強分梳效果;放大前上罩板與錫林之間的上口隔距,多出斬刀花;采用棉型小漏底,增加落雜。③對于紡本色棉的梳棉機,采用加裝錫林固定分梳板,增強分梳效果,減少棉結雜質(zhì),減小棉結顆粒的大小,使小比例色紡紗中的本色棉結在布面上不容易顯現(xiàn)。④對于紡本色化纖的梳棉機要嚴格檢查,本色棉結不能超出正常控制標準。
(3)精梳工序。隨著人們審美水平的不斷提高,用戶對小比例色紡紗的質(zhì)量要求越來越嚴格,要求減少小比例色紡紗布面上的黑色棉結,有的用戶甚至要求布面上沒有黑色棉結。對于用黑色棉調(diào)色的純棉或黑色棉與化纖混紡的所有品種,都使用了黑色棉精梳條進行生產(chǎn),這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布面上的黑色棉結,但用戶仍然反映布面上的黑色棉結較多。為此我們采用了雙精梳工藝。雙精梳工藝與一次精梳工藝相比短絨率降低,黑色棉結減少,并且黑色棉結顆粒非常小。使用黑色棉雙精梳條生產(chǎn)的麻灰紗,顏色均勻,布面上的黑色棉結極少、黑色棉結顆粒極小,用戶比較滿意,但工藝流程很長,精梳工序因有二次落棉,噸紗用棉量很高。
3色差的預防措施
(1)原料的選配。小比例色紡紗中本色纖維的選配與本色紡紗相同,黑色纖維(黑色棉或黑色化纖)的選配要注意以下兩點:一是要選擇品種和性質(zhì)差異較小的原棉,經(jīng)染色后纖維著色差異小。黑色棉要染透、染勻、色牢度好。同批號的產(chǎn)品要使用同一批染色的黑色棉。二是黑色化纖要選擇黑度穩(wěn)定、產(chǎn)地相同的原料,以便于接批。
(2)工藝管理措施。①開清棉工序的設備狀態(tài)要好,工藝參數(shù)要適當。黑色棉要注重開松,采用輕定量;黑色化纖要調(diào)小V型簾,降低定量,減輕因化纖打滑造成堵塞通道的現(xiàn)象。成卷重量不勻率應符合要求,以保證后道工序長片段重量不勻率在控制范圍之內(nèi),穩(wěn)定黑色纖維的含量,使小比例色紡紗的顏色均勻無色差。②梳棉工序的生條重量不勻率要小,保證混紡生條定量穩(wěn)定。③并條工序要保證小比例色紡紗中黑色纖維的含量正確;保證自停裝置靈敏,防止缺條;二道、三道并條交叉喂入棉條,以減少眼與眼之間的色澤差異。
[1][2]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yè)
推薦企業(yè)
推薦企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