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降低細紗條干不勻。細紗條干與成紗強力呈強相關(有資料表明其相關系數(shù)在0.7以上)。工藝上可采取結合粗紗捻系數(shù)和定量選用較小的后區(qū)牽伸倍數(shù)、適當?shù)牧_拉隔距、較緊的鉗口和重加壓,加裝集合器;專件器材上可采取選用63度或65度軟皮輥、內(nèi)花紋皮圈、壓力棒碳纖維上肖等;設備上可采取加強維修和保養(yǎng),保證設備良好運轉;操作上可采取加強清潔工作和防疵捉疵等措施來提高細紗條干均勻度。
2、降低細紗重量CV%值。細紗重量不勻是造成管紗之間強力不勻的重要因素,實踐證明細紗重量CV%值必須穩(wěn)定在于2%以下,才能避免突發(fā)性的單強CV值超標。管理上可采取同一品種使用同一機型紡紗,并盡可能使所有變換齒輪的齒數(shù)統(tǒng)一;前后排粗紗使用不同色管,到細紗粗紗架上內(nèi)二排用粗紗前排的粗紗,外二排用粗紗后排的粗紗,可減小意外牽伸,達到降低細紗重量不勻的目的。
3、合理選擇細紗捻系數(shù)。如用戶無要求,可考慮在不產(chǎn)生小辮子紗的前提下,盡量選擇靠近但不大于臨界的捻系數(shù),以提高成紗強力。
4、成紗重量按正偏差控制。如用戶無要求,控制在+2.0%-+2.5%,可提高強力,對40支及以上紗效果好些。
5、降低細紗捻度不勻和強力不勻。調(diào)整并統(tǒng)一錠帶張力,消除不合格錠子,保證錠與錠之間的速度基本一致;平整葉子板高低一致并調(diào)整與車平面向上微翹2-3mm,消除導紗鉤起槽現(xiàn)象,保證良好的捻度傳遞效果,從而減小錠間捻度差異和捻度不勻,達到降低細紗強力不勻的目的。
6、減少成紗細節(jié)。調(diào)整統(tǒng)一粗紗吊錠阻尼,同時消除吊錠不靈活現(xiàn)象,使粗紗退繞張力基本一致,減少粗紗退繞時的意外牽伸和伸長。上下膠圈按一新一舊搭配,并嚴格按周期揩洗和更換,以保證其上車完好運轉;鋼絲圈要嚴格按周期更換,防止因磨滅呈缺口紡紗刮毛紗線而產(chǎn)生細節(jié)。要加強專件器材的修理與維護,防止上下膠圈老化、龜裂、起槽等或配合不良,以及上下銷變形引起牽伸時膠圈不貼伏或內(nèi)凹,皮輥不良(如起槽中凹、偏心等),羅拉偏心、振動等問題,從而減少成紗細節(jié)。
7、加強溫濕度管理。細紗車間溫度以26-31℃為宜,相對相對濕度以55%-60%為宜,回潮率控制在7.2%-8.5%,盡可能使車間各個區(qū)域的溫濕度分布均勻而且穩(wěn)定。使棉纖維有好的吸濕后增加其延伸性、粘附性和摩擦性,從而增加棉纖維之間的抱合力和摩擦力,提高成紗強力。五、更改細紗機粗紗架、喇叭口等裝置,采用賽絡紡方式紡紗,可提高成紗強力8%左右。
<<上一頁[1][2]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yè)
推薦企業(yè)
推薦企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