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約環保型”紗線自動打蠟裝置,系列產品及專利號: ZL20042006287.X ZL200520133677.9 ZL200610080036.0 ZL200610080035.6 經九年研究反復試驗,“刪繁就簡,優化組合”開發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第三代)系列產品,本專利技術與傳統打蠟技術的對比,不同之處在于紗線從筒子紗高速退繞時形成氣圈,紗線從紡織蠟中心孔穿過與孔內蠟發生高速螺旋摩擦,產生聚熱效應蠟易附著在紗線表層,實現“螺旋360度自動均勻打蠟,理順紗線毛羽同步潤滑,形成保護層”,使紗線達到根根潤滑面面光的順滑織造效果,打蠟時紗線旋轉蠟不轉稱為“主動打蠟”,主動打蠟能為用戶節約紡織蠟塊。而傳統打蠟是用蠟塊壓住紗線一面接觸打蠟是片面的,打蠟時線走蠟轉稱為“被動打蠟”,線拉動蠟塊時拉鋸成粉易造成蠟損失,所以產生的打蠟潤滑效果兩者是不同的,專利技術比傳統技術上蠟科學,定義為;“螺旋360度理順毛羽同步均勻潤滑”新技術,潤滑效果更顯著,本技術將開創紡織行業紗線潤滑新時代,為紡織機械創造和諧。
本技術的優點,投資少、見效快、潤滑均勻、節省蠟塊、自動打蠟、操作簡單。有透明罩罩住紗團,使紗線從筒子紗高速退繞時,摩擦產生的飛花不能污染車間。蠟塊用(第三代環保)配方配制 ,進口意大利、德國原料,根據溫度調整配方具有抗靜點,抗磨擦等特性,減少毛羽,布面清析,有效提高織物技術含量,增加產品附加值,不影響織物著色。目前;已有山東、內蒙、廣東、江蘇、及本地數百家企業在使用,并得到廣大用戶的好評。本技術“曾榮獲全國專利技術發明博覽會金獎,本成果具有國內國際紡織業紗線打蠟先進水平并申請國際專利,被列為2006年國家星火計劃今年在全國范圍推廣普及。
科學原理;整經或導紗絡筒時利用紗線從紗團導出時產生的自然氣圈及恒定螺旋力,紗線經過蠟中心眼實現垂直“螺旋360度均勻打蠟,理順紗線毛羽同步潤滑,形成保護層”,使紗線達到根根打蠟面面光的織造順滑效果。事實上紗線是蠟的載體,紗線將蠟微粒帶至每個接觸點并儲存在該處形成一層蠟膜,使紗線滑動更加自如,也就是減少摩擦,摩擦力越小所受張力越均勻,從而減少斷紗,提高生產效率及生產質量,上下軸經線及緯線同時打蠟使用效果更好,劍桿織機優為顯著.減少投梭及紗勾阻力,提高較次紗線的抱合力,同時增強紗線拉力,有效改善紗線織造時機械干磨損狀況。理順紗線毛羽,消除靜電,使斷頭,粘連,起球,飛花現象明顯減少。達到為企業節能降耗增加經濟利潤的目的。適用于、毛衣編織機、絡筒機、倒毛機、圓機、劍桿織機、整經機紗架、合股機、槽筒機、紡紗機、等紡織設備及各種、經線、緯線上、打蠟潤滑使用。
科學治理;正確認識不打蠟紗線織造時易與機械發生干摩擦,破壞紗線表層纖維結構產生大量毛羽及飛花,致使紗線易斷頭,起球,粘連,產生靜電,等現象,直接影響織造效率。紗線損耗造成產品成本增高,經濟效益下降,是節能降耗的重點。飛花又直接污染車間環境,對職工身體健康造成一定影響,歷來是治理車間環境污染的瓶頸。主動從根本上對紗線進行先期保護性潤滑,增加紗線順滑從根本上減少紗線磨損問題。
控制毛羽;毛羽是影響紗線外觀和風格的一個重要質量指標,紗線毛羽的狀態直接影響到織造效率、布面風格和染色效果。隨著針織產品日新月異的變化和人們豐富多彩的消費需求,近幾年來對針織用紗的毛羽問題也相應提出了更新的要求。由于環錠紗線的毛羽狀態與紡紗號數、紗線捻度、細紗錠速、卷繞成形大小等紡紗工藝參數有直接影響,同時由于環錠紗線的毛羽形態無規則性,在紗線表面的分布呈隨機性,即使同一紗線大小紗各段長度反映的毛羽平均值,各種長度的毛羽值往往差異也大。必須從企業實際出發,充分利用紗線毛羽測試儀檢測手段,制定有關毛羽的質量標準。樹立科學發展觀,采用“螺旋360度自動均勻打蠟,理順紗線毛羽同步潤滑,形成保護層”,使紗線達到根根潤滑面面光的順滑織造效果,能有效防止毛羽不良現象的產生,滿足用戶的要求。
[1][2]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