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白紗等常規產品轉做色紡紗的金集團,也是為宣傳企業形象和推廣新品而來。公司帶來了各種色紡紗線,有本色系列以及淺色、麻灰等彩色系列。還有生產亞麻紗線和苧麻紗線的四川玉竹麻業等麻紡企業,都帶來了自己的新研發或改進后的新品,吸引了不少客商的關注。
展位雖小產品可不少
紗線展由于處于產業鏈的前道,產品形態相對簡單,可供展示性不強。但展位雖小產品可不少。在本屆紗線展上,記者看到不少企業以獨特方式展示出的獨家“絕活”。
廣東揭陽粵海化纖有限公司推出了特色產品丙綸長絲。該公司目前年產各種規格丙綸長絲超過30000噸,有阻燃、高強、差別化等各種品種,在國內屬于規模最大、產量最高的丙綸長絲專業生產廠家。
較早涉足色紡紗的山東壽光市嘉信生態科技有限公司,自1987 年成立以來,一直致力于纖維染色和特種紡紗研發和生產。嘉信生態生產的針織色紗、毛織色紗,可用羊絨、羊毛、兔絨、絹絲、天絲、滌綸、莫代爾、竹纖維等任意組配,純、混紡制各種品類的紗線,這是該企業的一大亮點。
在安徽銅陵大隆麻業紡織有限公司展位前,自開展以來一直人流不斷。據了解,參展首日,該公司帶來的幾百份宣傳冊已發放一空。該公司銷售部經理錢峰的喜悅之情溢于言表,“有的客戶甚至要求在展后直接到企業參觀”,“這一天下來,介紹產品我嗓子都講啞了”,“這是近幾年來參展效果最好的一次”。
對未來普遍謹慎樂觀
在經歷了2008年的金融危機之后,由于國際大環境的不景氣,不少競爭力較差的中小型紡織企業開始“被動”退出了市場。專家表示,未來兩到三年,我國紡織行業仍將面臨國內外嚴峻的市場考驗。
2010年以來,棉花價格大幅波動給不少企業造成較大影響。在回答杜鈺洲關于企業經營和原料使用情況的詢問時,金集團負責人回答,由于公司生產大多為根據訂單生產,因此庫存比較少,企業效益也不錯。在棉花原料的使用方面,企業沒有太多的存棉,現在19800元/ 噸的國儲棉、21500元/ 噸的限價棉價格還能接受,“棉價對企業的影響有一點兒,但不大。”該負責人說。
與此同時,在采訪中,記者也聽到一些聲音表示面對原料漲價、成本高企等困難時,企業無論是技術投入、轉型升級都需要資金支持,中小型紡織企業由于自身實力較弱,很難得到國家的政策性資金支持和銀行貸款,這在一定程度上無疑加重了企業的困難。
但即便如此,談及對行業未來的看法,大多數企業都持謹慎樂觀的態度。有的企業甚至笑談,早已適應全球化市場的中國紡織企業最不缺乏的就是應對各方壓力的經驗。的確,面對同樣的市場環境,有人歡喜有人憂。歡喜總有共同的理由——企業有受到市場歡迎的產品,利潤相當可觀,訂單供不應求。發愁的企業則各有發愁的理由。但不管怎樣,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甩掉心理包袱,靠主動贏取市場,都是一條更容易勝出的路。
三天的展會中,擁有特色、差異化產品的企業大多獲得了不錯的成績,這從另外一個方面反映出市場的需求和未來的發展趨勢。業內專家表示,2011 年受較為復雜的國內外環境影響,國內紡織企業面臨較大的成本壓力,而在創新、管理和質量等方面做得較好的企業,卻注定會在這個“洗牌”之年獲得更大的發展良機。透過今年紗線展上的企業,似乎更印證了這一論點。
<<上一頁[1][2]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