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支承方式區分粗紗錠翼有三種型式:
1.托錠錠翼:錠翼由錠子托持支承為傳統支承型式,如國產A454,A456型粗紗機的錠翼即是,托錠錠翼伴隨著近代粗紗機的出現,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托錠錠翼一般使用在卷裝較小,速度較低的傳統粗紗機上,紡紗部件與加捻卷繞部件無分隔,錠翼工作時上竄氣流較大,一旦發生粗紗斷頭,在氣流作用下的飄頭將造成嚴重紗疵。粗紗落紗時,須將托錠錠翼取下,落紗效率低,勞動強度大,更無法實現自動落紗,因此,這種托錠錠翼在現代棉紡粗紗機上已很少采用。
2.懸錠錠翼:錠翼由固裝于上龍筋的軸承座支承。懸錠錠翼的出現是粗紗技術的革命性改革:實現了高速大卷裝,使粗紗單錠質量提高,粗、細紗工序用工數大幅度降低;結合機電一體化及自動化技術的提高,使粗紗自動落紗及粗細聯成為可能;固定的上龍筋將紡紗部件與卷繞部件隔開,錠翼高速回轉時產生的上竄氣流被上龍筋擋住,紗條運行平穩,粗紗斷頭后不會發生飄頭,可以避免因飄頭產生的大量紗疵,粗紗質量得以提高。此外,應用懸錠錠翼在粗紗落紗時,能進行半自動落紗或自動落紗,使操作工勞動強度大為降低。我國生產的新型棉紡粗紗機為FA458A,FA415A,FA421等均使用懸錠錠翼。
懸錠錠翼按照筒管定位方式的不一而分為上錠桿式懸錠錠翼和下錠桿式懸錠錠翼,前者筒管上端由與錠翼聯成一體的錠桿定位,后者筒管的定位由與筒管座聯成一體的錠桿定位。應用上錠桿式懸錠錠翼的粗紗機結構較簡單,制造難度小,制造成本較低,其缺點是運轉中筒管無法取出,筒管與錠桿間有相對運動,筒管易磨損,噪聲較大。使用下錠桿式懸錠錠翼的粗紗機優缺點與使用上錠桿式懸錠錠翼的粗紗機正好相反。我國和日本生產的懸錠粗紗機大都使用上錠桿式懸錠錠翼,歐洲生產的懸錠粗紗機則大都使用下錠桿式懸錠錠翼。
3.雙支承錠翼:錠翼上下兩端聯成一體,能防止錠翼臂張開及錠端振動,錠速能達到1800r/min。錠翼、筒管和錠子的升降分別由三根傳動軸通過螺旋齒輪傳動,結構復雜,制造成本高,只有少數粗紗機采用雙支承錠翼。
[1][2]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