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馮愈,陳鎮(來源互聯網)
關鍵字: 活性染料 測試 色牢度
活性染料是印染行業中使用最廣和最多的一種染料,其發展一直處于染料發展領先地位,它是一種在分子結構上帶有活性基團的水溶性染料,能與纖維素纖維上的羥基發生共價鍵結合,是棉織物的主用染料。紡織品在服用過程中或加工過程中,其色牢度會發生改變。本文測試了紡織品活性染料耐洗色牢度、耐汗漬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耐水浸色牢度、耐海水色牢度、耐斑滴色牢度和耐熱水色牢度,并對各種染色牢度進行評定,同時分析了不同染料間存在牢度差異的原因。
1 實驗部分
1.1 材料和試劑
絲光棉織物,標準貼襯棉織物,標準貼襯聚酯織物;活性黃 X-RN,活性翠藍KN-G,活性橙K-GN;氯化鈉,碳酸鈉,酒石酸,氫氧化鈉,氨液(24% ),醋酸(10% )。
1.2 設備
常溫翻轉式小樣機,YG631型汗漬色牢度儀,Y902型汗漬色牢度烘箱,YG982C標準光源,Y571B型摩擦色牢度儀,SW- 12D耐洗色牢度試驗機,電熱恒溫水浴鍋。
1.3 實驗方法.
1.3.1 染色工藝

1.3.2 色牢度測試
耐洗色牢度按照GB/T3921.1-1997《紡織品耐洗色牢度》測試;耐汗漬色牢度按照GB/T3922-1995《紡織品耐汗漬色牢度》測試;耐摩擦色牢度按照GB/T3920-1997(紡織品耐摩擦色牢度》測試;染色牢度等級評定用GB/T 251-1995《評定沾色用灰色樣卡》、《評定變色用灰色樣卡》評定;實驗試樣的變色沾色等級評定在YG982C標準光源儀D65的光源下進行。
2 結果與討論
2 .1 耐洗色牢度的測定
將試樣(40 mmX 10 mm)兩面分別與一塊40 mmX 100 mm標準貼襯棉織物和標準貼襯聚酯織物沿一短邊縫合形成一個組合試樣。皂液濃度5 g/I ,浴比1:50,與試樣一并放入耐洗色度實驗儀,在6O℃或95℃(放入1O粒鋼珠)條件下處理3O min;取出組合試樣,用冷水清洗兩次,然后在流動冷水中沖洗 10 min,擠去水分,展開組合試樣。使試樣和貼襯織物僅有一條縫線連接,懸掛在低于6O℃的空氣中干燥。然后用灰色樣卡評定試樣的變色級數,用沾色樣卡評定貼襯棉織物的沾色級數,結果見表2。

由表2可知,活性翠藍KN-G的變色沾色是三只染料中最嚴重的,活性黃X-RN稍好一些,活性橙K-GN是最好的。活性翠藍KN-G與纖維是以醚鍵結合,該鍵不耐堿,皂液中的堿使其容易發生β消除反應。由于砜基的強電子性,a碳上的氫在堿性介質中易離去,進一步發生消除反應,使染料從纖維上脫離而發生嚴重的堿水解。加上該類染料的分子結構大,擴散性能很差,使得原樣變色和白布沾色嚴重。而活性黃X-RN和活性橙K- GN與纖維結合的“染料一纖維”鍵在堿性條件下都很穩定,但由于K型染料的活性基比X型少一個氯原子,則共價鍵的穩定性在堿性條件下是K型>X型,在中溫或高溫又是堿性的環境中,活性橙K-GN的染色效果就勝過其他兩類。
[1][2][3]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