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耐斑滴色牢度的測定
測定紡織品上顏色耐酸、堿、水滴的能力。用滴管分別取 100 g/l的酒石酸、100 g/L的碳酸鈉和蒸餾水滴在試樣上,用玻璃棒輕擦使其滲透,形成一個直徑約2O mm的斑點,干燥后刷去殘留物,用評定變色用灰色樣卡評定試樣的變色等級,結果見表7。

由表7可知,耐酸滴色牢度是活性翠藍KN-G、活性橙K-GN>活性黃X-RN。原因與耐酸汗的原因相似,活性翠藍KN-G與纖維結合的醚鍵耐酸,而活性黃X-RN和活性橙K-GN與纖維的結合鍵在酸性環境下容易水解。
耐堿滴色牢度活性橙K-GN >活性黃X-RN>活性翠藍 KN-G。原因與耐堿汗原因相似,活性翠藍KN-G與纖維是以醚鍵結合,該鍵不耐堿,在堿性條件下會引起活性染料與纖維之間形成的共價鍵斷裂,進而水解,堿滴還會使染料的活性基與母體染料之間的結合斷裂引起褪色,加上該類染料的分子結構大,擴散性能很差,使得原樣變色和白布沾色嚴重;而活性黃X-RN和活性橙K-GN與纖維結合的“染料~纖維”鍵在堿性條件下都很穩定,但相對來說前者差一些,并且分子本身易水解而后者分子活潑性不高又不易水解。耐水滴色牢度三者相當。
2.7 耐熱水色牢度的測定
取40 mmX 100 rnrn試樣3塊,在正面縫合面積相同的標準白織物組成組合試樣,將組合試樣緊卷于玻璃棒上,形成一個 40 mm長的圓筒,用線松勻地系住,放人70℃熱蒸餾水中,在回流條件下浸30 min,浴比為l:30。實驗過程中組合試樣始終浸沒于水中,實驗完畢后,取下試樣,晾干后評定變色、沾色牢度級數,結果見表8。

配毛系統對其合法的操作人員使用分級操作機制,任何一個用戶的操作權限由系統管理員分配。比如一般人員只能查詢相關數據,配毛師可進行配毛操作,庫管人員可根據配毛師提供的電子配毛單完成出庫工作等。一個用戶可擁有一個或多個與己相關的操作權限,這樣可最大程度地保障數據的安全。
4 兩種配毛軟件比較
目前流行的有兩種計算機配毛軟件,一個是由澳大利亞開發的TOPMAKER,另一個是西安工程大學毛紡研究所開發的 “毛條之星”,兩個軟件比較見表l。

5 結語
計算機配毛是建立在嚴格的數學模型之上的軟件系統,作為操作人員只需通過人機界面設定目標值,剩下的工作都由計算機完成。使用計算機配毛能為企業節約大量原料采購資金,并在生產過程中指導生產。計算機配毛軟件已經開始在大、中型毛紡企業得到應用,為企業創造了經濟效益。可以預計在今后的幾年中,隨著企業認識的深入,計算機配毛技術將得到更加廣泛的應用。
參考文獻:
[1] 張得昆,臧衍樂,朱寶瑜,等.計算機配毛系統的研究[J].毛紡科技,2004,(9):5-9.
[2] 臧衍樂,張得昆,朱寶瑜,等.澳大利亞羊毛價格構成分析[j].毛紡科技,2004,(12):47-5O.
[3] Wang Xun-gai.Fibre diameter and its variation after blending[A].Proceedings of the 3 China Wol Textile Conference[C].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2.
[4] 孫煥純,王躍方,柴 山.多變量、多約束連續或離散的非線性規劃的一個通用算法[J].應用數學和力學,2005,26(10):1168,1174.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