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主要構筑物及設備
4.1調節池
調節池凈尺寸為20m×5m×5m,有效水深4.5m,有效容積450m,水力停留時間12.9h。池內安裝液位計以控制一級提升泵的啟閉,同時在池底設曝氣系統,采用微孔曝氣軟管,進行預曝氣。微孔曝氣軟管負荷2.9m3/m•h,約需要風量6.5m3/min。供氣設備采用一臺三葉羅茨鼓風機Q=6.55m/min,定時工作以節省運行費用,該羅茨鼓風機與水解酸化池合用,當水解池定時沖刷曝氣時,調節池則停止曝氣。
4.2反應池、沉淀池
采用機械反應池,有效尺寸為:20m×2m×3.6m,有效水深3.3m,有效容積13.2m,水力停留時間22.6min。
沉淀池采用二組豎流式沉淀池,有效尺寸為:4.5m×4.5m×6.2m,澄清區高度2m,表面水力負荷lm3/mh,水力停留時間2h。
4.3水解酸化池
水解酸化池有效尺寸為:8.56m×10m×6m,有效水深5.5m,有效容積440m,水力停留時間12.6h,COD負荷為:1.5kgCOD/md,填料區高度4m,需組合自由擺動填料320m,需要風量6.5m3/min,與調節池風機合用,每4h開10min。
4.4A/O接觸氧化池
AdO接觸氧化池有效尺寸為:12.56m×lOm×6m,有效水深5.4m,有效容積648m,其中A池4.3m×10m×6m,有效水深5.45m,有效容積218m,水力停留時間T=6.2h。O池有效尺寸為8m×10m×6m,有效水深5.375m,有效容積430m,水力停留時間T=12.3h。COD負荷:0.73KgCOD/md,BOD負荷:0.44kgBOD/md。填料區高度為4m,共需組合自由擺動填料452m,需要風量16.3m3/min。采用一臺三葉羅茨鼓風機Q=16.97m3/min。回流量采用2倍處理水量。
4.5氣浮系統
氣浮系統的藥液反應采用孔室反應池,反應池尺寸為:2.4m×1.6m×2.7m,平均有效水深2.3m,水力停留時間T=15min。
氣浮池的尺寸為:8.4m×2.4m×2.7m,其中接觸池的水力停留時間T=5.5min,分離室的表面水力負荷 2.7m/m2•h,回流溶氣水量按處理水量的30%計。氣浮池水力停留時間為T=30min。溶氣罐尺寸為:0.8m×2.5m,水力停留時間按半罐計算,T=3.6min。
4.6排放池
排放池需要時可兼作脫色氧化池,有效尺寸為:5m×4m×2.2m,有效水深1.90m,有效容積38m,水力停留時間T=1.08h。
4.7污泥系統
移砝己率取s%,排泥濃度5g/L,SS總量210kg/d;氣浮池排泥率取2%,排泥濃度8g/L,SS總量134.4kg/d;合計日排泥量58.8m,SS總量344.4kg/d,平均濃度5.9g/L。污泥濃縮池有效尺寸為:6m×3.5m×3.1m,有效水深2.8m,有效容積58.8m,可貯存一天污泥量,濃縮后污泥量約17.64m。
4.8加藥系統
沉淀池投加亞鐵,投加量按lkg/m計,每天需投加840kg。氣浮系統投加堿鋁,投加量按(AlO,)]00mg/L,每天投加300kgPAC(A12O3含量28%計).
5 啟動和運行結果
5.1系統的啟動
生物處理系統的啟動采用接種污泥培養訓化方式。先在水解酸化池和接觸氧化池內放滿清水,投入其他印染廠污水處理的干污泥10t,悶曝20h,使污泥溶解和分散均勻,并吸附于填料上。然后將池內經悶曝后的污泥沉淀3h后,排出1/2的上清液再進50%清水和50%預處理后的工業廢水至原水位,投入20t稀面粉漿糊,加6kg磷酸二氫鉀,連續曝氣12h,再沉淀3h后,排出1/2上清液。連續操作3d后。發現填料上是已有微生物附著生長。
第四天排放1/3的上清液,開始進印染廢水300m,同時繼續投加稀面粉漿糊和營養物質磷酸二氫鉀,曝氣15~16h,連續運行3d,保持出水正常然后進印染廢水400m,并繼續投加營養物質磷酸鹽8kg及稀面粉漿糊,連續運行3d。保持出水正常。
連續進水和曝氣,進水量控制在500m/d,繼續投加稀面粉漿糊及營養物質磷酸鹽等。連續運行3d
進水量達設計值800m/d,連續進水和曝氣。投加營養物質磷酸鹽14kg,連續正常運行。在第22d,測定各單元出水COD、pH、色度,已達到設計要求,系統啟動工作結束。
5.2系統的運行結果
該工程于2004年2月建成并開始系統調試,2004年3月系統運行基本正常,并于2004年6月10日至11日,經有關部門竣工驗收監測,監測結果見表2。

由表2監測結果可見,系統進水pH為7.99-11.35,SS平均值為413.1,COD0平均值為2620.4mg/L,BOD5平均值為1751.04mg/L,色度平均值為2540倍。出水pH6.04~6.68,SS平均去除率93%以上,COD0平均去除率96%以上,BOD平均去除率99%,系統出水穩定達標排放。
6結束語
(1)實踐證明,采用“混凝沉淀+水解酸化+0法”工藝處理含硫化黑染料廢水是可行的。該工藝適合染整廢水水量水質變化大的特點,抗沖擊負荷能力強。在一定范圍內,盡管廢水濃度變化很大,但對出水水質影響不大,說明系統有較強的降解能力和緩沖能力。
(2)本工藝是充分利用了厭氧反應的第一階段(水解階段)和第二階段(酸化階段),而拋棄了厭氧反應的第三階段(酸性衰退階段)和第四階段(甲烷化階段),把廢水中難降解的大分子有機物轉變為容易降解的小分子有機物,改善了廢水的可生化性,提高了有機物的去除效率,并降低后續好氧反應負荷,達到提高污染物去除效率的目的。
(3)本工藝對其他高濃度難降解廢水的處理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