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麻落麻纖維預處理
大麻落麻含有較多的麻粒、雜質,且有15 % ~ 25 %的超長纖維,開松、分梳需配置較高的速度;但棉纖維整齊度好,雜質少,不宜過分打擊纖維,應配置較低的速度。為兼顧兩種原料的性能,保證合理開松、分梳,應先對大麻纖維進行預處理。大麻落麻預處理工藝流程:大麻落麻給油養生 → 開松 → 打包。
2 清花工序
利用公司現有的大麻或大麻混紡紗工藝,采用包混的混合方法。由于大麻纖維的長度整齊度差、剛度大,脆硬易斷裂,抱合力差,因此采用大麻與有機棉多倉混合以提高可紡性,又因大麻與有機棉纖維色差非常大,必須經過二次混合成卷,方可解決大麻與有機棉纖維混合均勻,但二次成卷是整盤回用,否則又會出現批量色差問題。大麻含雜多,短絨率高,特別是在清棉工藝機臺配備上采用兩臺豪豬式開棉機,第一臺采用豪豬打手,第二臺采用梳針打手,打手不宜太快,以免損傷纖維,同時將各機臺塵棒隔距放大以適應落雜要求,由于各機臺落雜多為麻雜,為保證配比,將大麻纖維用量提高10 %。
3 梳棉工序
大麻纖維是束纖維,要使兩種纖維得到有效分梳、除雜、順利轉移,選擇合適的分梳元件是關鍵;降低刺輥速度,保持較大速比,使纖維能夠順利地從刺輥向錫林轉移,減少刺輥返花和棉結的產生;加裝固定分梳元件,增強分梳能力,減少結雜;錫林蓋板隔距偏大掌握,減少纖維充塞針布和繞錫林現象;生條定量適當加大,以增加棉網、棉條纖維的緊密度,減少棉網破洞、破邊、斷頭等現象,便于成網成條。
梳棉工藝參數:生條定量20.04 g/5 m,錫林速度320 r/min,刺輥速度980 r/min,錫林刺輥速比1∶1.9, 刺輥至錫林間距0.28 mm,錫林蓋板間距0.25、0.2、0.18、0.18、0.2 mm,錫林道夫間距0.13 mm。
4 并條工序
生條纖維較亂,定向度差,前彎鉤纖維較多,為提高纖維的伸直平行度,頭并應盡可能地消除纖維彎鉤,其后區牽伸應偏大掌握,以1.6 ~ 1.7為宜,二并以提高條干均勻度為主,后區牽伸倍數較低掌握,集中前區牽伸,可伸直后彎鉤纖維,同時前區隔距比頭并稍緊,這樣可將條子中殘余的超長纖維牽切斷,使熟條中的超長纖維含量大大降低。
5 粗紗工序
[1][2]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