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紗捻系數的確定與粗紗紡紗張力及粗紗紗條緊密度密切相關,同時對細紗條干均勻度影響甚大。粗紗捻系數較大有利于細紗牽伸區對纖維的控制,使主牽伸區的須條有足夠的控制力。為防止纖維纏繞羅拉,前皮輥采用復方C黑涂料處理。
6 細紗工序
細紗工序牽伸倍數大,牽伸過程中須條的纖維數量又少,且存在一定的超長纖維,因此細紗工序工藝配置、專件器材選擇及機械狀況與成紗質量密切相關,同時選擇合理的氨綸絲預牽伸倍數至關重要。
通過優化工藝參數及紡專器材表明:細紗后區牽伸倍數偏小掌握,以1.1 ~ 1.2倍為宜,牽伸部件的上下銷以較大規格配置,以適應放大羅拉間距,控制纖維運動。細紗捻系數比同支數棉紗高20 % ~ 25 %,以克服大麻纖維剛性大、抱合力差、成紗毛羽多的難題,同時較高的捻系數可保證氨綸絲包覆在中央而不外露。采用低硬度、高彈性、復方C黑涂料處理皮輥,對提高成紗條干、減少斷頭有利。
氨綸絲的預牽伸可選擇3 ~ 3.5倍,過低不宜發揮彈性優勢,過高引起斷頭;氨綸絲的含量影響包芯紗強力,包芯紗的強力幾乎完全由外包纖維決定,氨綸絲的含量高,則成紗強力低,選擇氨綸絲含量為7 % ~ 10 %。
包芯紗的包覆效果好,要求機械狀態能保證氨綸絲與短纖維須條在羅拉鉗口處匯合時的位置正確、穩定、無跑偏等。實驗表明:紡Z捻時,氨綸絲的位置必須在外包纖維的偏左側,紡S捻時就要偏右側。這樣有利于芯絲最終處于中心位置,從而獲得良好的包覆效果。
<<上一頁[1][2]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