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氨綸絲牽伸倍數
氨綸包覆紗之所以具有優良的彈性是由于氨綸的拉伸特性,其大小取決于包覆時的牽伸倍數,成紗彈性的一般規律是氨綸絲越粗,牽伸越大則成紗彈性愈大。
牽伸倍數較大的氨綸絲有利于形成彈性優良且較均勻的包覆紗,而且在氨綸絲和外包錦綸絲規格確定的情況下,還可以調整其牽伸倍數來改變氨綸在成紗中的含量,以降低生產成本。
紡紗時采取較大的牽伸,其成紗在松弛狀態下外包錦綸絲的微小卷曲增多,因而在受外力拉伸時增大了芯絲拉伸的余地,使其斷裂伸長增大并獲得了大的彈性;因此從經濟和實用角度出發,希望選取的預牽伸倍數越大越好。
過大的牽伸倍數會使氨綸絲斷頭增多,影響成紗質量和增加原材料的消耗,生產效率下降;牽伸倍數如過小則不易發揮彈性優勢。因此,牽伸倍數大小的選取應充分考慮不同規格氨綸絲的拉伸特性(應力一應變圖),其最佳數值是處于氨綸絲應變區的中間位置。
常用氨綸絲牽伸倍數的范圍為:20 D,選用2.5~3倍;40 D,選用3~3.5倍;70 D,選用3~4倍。
2、氨綸絲的纖度
用不同纖度的氨綸芯絲可獲得性能不同的包覆紗。纖度越粗其成紗強力越小,彈性越好。
包覆紗強力大小決定于外包纖維承受拉力的大小;在同號數包覆紗中,由于細旦氨綸絲所對應的氨綸含量較少,故其強力應較大些(氨綸的斷裂強力遠遠小于錦綸絲的強力)。
另外,由于氨綸絲價格昂貴,為節省成本降低紗價,在滿足紗線性能要求和其他成紗工藝條件相同的情況下,選取細旦氨綸可減少成紗中氨綸的含量,成本也可隨之降低。
氨綸絲纖度的選用應綜合考慮成紗的用途、彈性要求、氨綸含量的設計和成紗線密度的大小等因素。一般要求彈性大、成紗線密度大的則應選用纖度較大的氨綸絲。
3、包覆度
包覆紗包覆度的大小直接影響著成紗的性能。包覆度增加外包錦綸絲對芯絲的抱合作用增加,兩者之間相對滑移阻力加大,因此強力有所提高。但當包覆度超過一定范圍時,外包覆絲包纏螺旋角的增大使之在紗線軸向上承受的有效分力減少,此時隨著包纏度的增大強力反而會下降,并且包覆度過高,必然會使成紗手感發硬,柔軟性差,卷取速度降低,生產效率下降。若包覆度過小外包錦綸絲與芯絲間合力不大,雖然對氨綸絲的伸長較為有利,但當包覆紗松弛或張力減小后,外包絲在成紗的表面會起圈,限制了適用性。因此,在保證成紗指標符合要求及最大限度提高設備生產率的條件下,應合理選取包覆度。
包覆度的大小應按不同品種、外包覆絲的粗細和包覆紗外觀等因素而定。一般要求外包覆絲越細,包覆度應越大。推薦包纏度應小于900捻/m.
4、包覆工藝類型
單雙層包覆紗的區別在于外包覆絲的層數和包纏度的不同。
[1][2]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