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99年巴黎國際紡織機械展覽會上,立達(Rieter)、青澤(Zinser)、緒森(Suessen)等國外紡機公司推出了生產緊密紗的環錠細紗機以來,緊密紡紗技術一時風迷整個紡織界。緊密紡紗技術對改善紗線品質、提高成紗強力、減少毛羽等方面已經得到事實的證明,近幾年來得到了快速的發展。歐洲計劃用5一10年的時間以緊密紡紗機全部替代普通環錠紡紗機,更有專家預言,未來屬于緊密紡。
1緊密紡紗原理
緊密紡紗系統多數采用空氣動力原理,在紡紗三角區位置,通過一組集聚元件,使牽伸后的松散纖維須條經過負壓吸聚管表面時,利用空氣導向作用使纖維緊密地抱合在一起,經導向皮輥輸出加捻成紗,紡紗過程中加捻三角區變得很小,基本消失,大大減少浮游外露纖維(即毛羽)的數量。
還有一種緊密紡紗系統不用吸風而采用機械一磁鐵原理工作,如瑞士羅托卡夫特公司生產的羅卡斯(RoCoS)緊密紡系統裝置,其前皮輥和引紗皮輥置于前下羅拉之上,磁性緊密器置于兩個皮輥之間,共同形成緊密區。緊密器與下羅拉之間緊密接觸,沒有間隙,上下羅拉一起形成一個完全封閉的負壓區,其底部的弧度與下羅拉表面完全一致,纖維束與羅拉同步移動,通過緊密器的纖維通道,被安全地輸送到引紗鉗口。
無論是何種緊密紡裝置,其作用是減小和消除紡紗三角區,使毛羽減少,強力提高,結構緊密,紗體光滑。但由于外國緊密紡設備裝置價格昂貴,目前我國只有少數企業引進或改造了緊密紡紗系統。我公司現擁有立達卡摩紡6萬錠,緒森緊密紡2萬錠,華方緊密紡6萬錠。
2賽絡紡紗原理
賽絡紡紗(sirospun)技術是澳大利亞羊毛工業研究院(CSIR0)于1975~1976年發明,并與國際羊毛局(iws)共同研究發展出來的新型紡紗方法。它的原理是:兩根粗紗以一定的間距平行喂入環錠紡紗機的同一牽伸機構,以平行狀態同時被牽伸,從前羅拉夾持點出來后形成保持一定間距的兩根纖維束,此兩根須條由于前羅拉以下的環錠加捻作用自然匯聚,捻合成股線,然后經過導紗鉤、鋼絲圈卷取到紗管上,成為賽絡紡紗線。
[1][2]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