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Savio(I)yu Murata(J)設備展示了轉杯紡與噴氣紡新型紡紗工藝。當然,兩家公司所展示的兩臺全新的設備都被人們熟知,且具有可靠的紡紗測試技術,其中包 括Sussen(D)旋轉式軸承系統, Savio就使用了該系統。SC-S紡紗裝置的所有改進都是可行的,因而在此我們能夠討論這些已得到確認的紡紗技術。轉杯紡設備主要因為將產量和靈活性有效地結合起來,故而給人以深刻印象。
該設備同以往一樣由兩部分組成,每一邊都能完全獨立運轉。這涉及紡紗介質(紡紗杯直徑),關系到紗線號數及輸出速度。因此,正如我們所知,筒子的卷繞狀態以及筒子重量都將決定后道加工工序的產量。由一臺計算機控制的步進電機帶動中心導絲桿,從而控制往復運動。根據往復距離的大小、卷繞角、往復速度的大小等,可以在一個往復動程中對往復運動進行調整。這使在沒有增加絡筒張力的情況下也能生產出直徑為320mm,重6kg的筒子。
由于設備兩邊的產量允許存在差異,因此自動裝置可以按照據每邊起始階段的生產計劃進行自動調節,以適應主要的紡紗條件,因此能夠一直進行交替性操作。這從整體上提高了設備的生產效率,依靠于設備的長度以及生產計劃,同時使用1、2、3或者4臺自動控制裝置,生產效率還能提高。紗線斷頭的接頭速度可以選擇為全速的60%到100%之間。通過改變筒子速度以減少紗線斷頭。以上所有的這些操作都可以通過計算機控制的單頭驅動來實現。設備內部的計算機可以與外部的PC機進行聯接。
轉杯紗的結構:
圓錐形螺旋線和圓柱形螺旋線是承擔紗條強力的主要規則纖維,環錠紗中占80%左右,而轉杯紗中占30%左右。
轉杯紗的纖維轉移程度低于環錠紗,這是造成轉杯紗強力低于環錠紗的主要原因。
轉杯紗表面有一部分纏繞纖維,纏繞纖維的長短松緊不一。纏繞纖維數量和纏繞情況與紡紗原料、紡紗器機構和工藝參數等因素有關。
轉杯紗的捻回具有分成結構的特點,紗截面內捻回并不相同,
轉杯紗的后處理:
轉杯紗由于捻度多,捻縮現象有時較為嚴重;轉杯紗的人工或半自動接頭的接頭紗疵危害性較大.有時需要進行后處理.
1、氣蒸定捻工藝
2、再絡筒工藝
3、上臘工藝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