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轉杯紡生產中要完全避免紗條斷頭是不可能的。紗條斷頭后對棉紗的產量、質量及制成率都要造成一定的影響,
斷頭率越高其危害也越大,因此,在生產中應盡量減少斷頭的發生。
下面對自排風式轉杯紡紗機紡紗斷頭產生原因及預防措施作一分析介紹。
1、斷頭產生的部位
轉杯紡紗機紡杯轉速很高,其離心力較大,紡杯內的負壓又很高,因而紡杯內的須條在加捻過程中所受的空氣阻力也較大。
當纖維環還處在須條階段被剝離離開凝棉槽后,由于其捻回才剛開始形成,所以此時其抗干撓的能力很差。若須條的強力小于紡杯內的摩擦阻力、空氣阻力及受其他因素的影響,紗條即會產生斷頭,實踐證明,轉杯紗條的斷頭絕大多數發生在剝離點與阻捻頭間的須條段。
2、斷頭原因分析
2.1工藝因素
2.1.1紡杯速度
須條在剝離加捻時就會與凝棉槽發生強烈的摩擦,紡杯速度越高其摩擦阻力越大,使須條剝離、加捻因難。所以,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紡杯的速度越高,紗條斷頭情況也就越多。
2.1.2引紗速度
引紗速度決定著捻度的大小,在一定范圍內捻度大,紗條強力也高,紡紗過程中紗條斷頭現象也就少。當紗條在加捻初始階段即由須條向紗條過渡,這時捻回對紗條的強力作用尤為重要。所以,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引紗速度越快斷頭率也就越高。
2.1.3 配棉
轉杯紡所使用原料多是低級棉及一部分再用棉,這些原料含雜、含塵較多,短絨率也較高,并且纖維的主體長度偏短,強力也低,這就增加了紡紗的難度,同時也增加了紗條產生斷頭的幾率。所以,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提高配棉等級就能明顯地減少紗條斷頭現象的發生。
2.2紡紗器工作狀態
2.2.1 紡杯
紡杯凝棉槽的工作狀態對成紗的條干水平和斷頭都起著重要影響,若凝棉槽內有很多雜質和小的積塵團,這時進入凝棉槽內的纖維分布是不均勻的,當棉纖維分布較少的那段須條在剝離時其強力也必然較低。另一種情況是由于紡杯超期使用或使用不當造成凝棉槽內的氧化層剝落呈現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