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 選用新型高效皂洗劑及合適的皂洗法
皂洗劑應由具有滲透和分散功能的陰離子型和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復配而成,易與染料親和并形成膠束,降低染料和纖維的親和力,形成內核為染料的膠束后穩定地分散在水巾。對于耐堿性差的乙烯砜型染料,皂洗劑以保持中性為宜,且皂洗前使用醋酸調pH值為中性。
高溫皂洗時應加人1~2g/ L螫合分散劑,既可凈化水質,又能保證皂液巾的浮色染料和雜質充分分散,減少對纖維的二次沾污,從而改善染色牢度。當然,也可選用含螫合分散劑的防沾污皂洗劑。
深色棉花散纖維宜進行一次或兩次皂煮,以提高染色牢度。最初的水洗和皂洗可有效提高耐洗牢度,但隨皂洗、水洗次數的增加,已上染的染料會被破壞并發生斷鍵現象,改善耐洗牢度的效果將減弱、停止,甚至走向反面。
2.1.3 使用軟水
強化染色后水洗,皂洗前的水洗要用軟水(因纖維上有純堿,用硬水會生成碳酸鹽沉積物),還要進行充分的熱水洗,將未同色的染料大部分清除,以免皂洗時造成次沾污纖維。
2.1.4 加滲透劑
染液可加入少量滲透劑,有利于染料的擴散和滲透,避免染料分子過多聚集在纖維表面,造成浮色過多。但不宜采用高泡沫類的滲透劑 。
2.1.5 固色處理
絕大多數固色劑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棉花散纖維的耐洗牢度,但也會帶來諸多問題,如色光變異,修色、改染困難等。因此,同色劑的選用需慎重,應視具體情況而定。
2.2 濕摩擦牢度
2.2.1 選用質量較好的原棉
要求短絨少、成熟度較好且含雜率低。改進紡紗工藝,提高紗支的均勻性和表面光潔度。
2.2.2 重視原棉的前處理
選用高效精練劑或漂白劑處理,提高棉纖維的瞬時毛效,以利于染料的擴散和滲透,降低浮色的產生。
2.2.3 使用硅油柔軟劑
使用不同柔軟劑處理的棉花散纖維,其濕摩擦牢度有所差異。
手感萊軟的棉花散纖維.摩擦牢度較高。因此,上油工序中適宜采用疏水性較強、手感柔軟的硅油柔軟劑.提高纖維的柔軟性,以提高濕摩擦牢度。
2.2.4 選用濕摩擦牢度增進劑
即某種聚乙烯蠟乳液、聚氫酯或特種氧基有機硅柔軟刺,能賦予棉紗平滑性,降低纖維表面摩擦系數,又能在紗線表面的聚集體不被搽下。此類助劑雖可使深色棉他敞纖維的濕摩擦牢度提高0.5~1.0級,但價格高,用聯大,實際生產中使用較少。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