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分散染料高溫染滌綸時,要盡量選用同溫型的染料、耐堿穩定性較好的染料、日曬牢度相近的染料、熱遷移性小的染料及熱聚集性較小的染料配伍染色,否則很容易產生色差、色花、色漬或色牢度低下等質量問題。分散染料染錦綸時.染料的配伍則除要注意分散染料的溫型、耐堿穩定性、日曬牢度、熱遷移性在其染錦綸時與染滌綸時的不同表現外.還要注意分散染料染錦綸時的色光變異性。
分散染料無論是高溫高壓染滌綸.還是沸溫常壓染錦綸.都有一個“配伍”問題.尤其是高溫高壓染滌綸時問題顯得愈加突出這是因為分子結構不同的分散染料在高溫浸染中具有五大性能缺陷:①上染同步性顯著不同(如上染溫度、上染速率、控溫范圍);②耐堿穩定性顯著不同;③熱凝聚性顯著不同;④熱遷移性顯著不同;⑤日曬牢度顯著不同。因此分散染料浸染染色時.尤其是高溫染滌綸時.染料的組合配伍性一定要好。不然,很容易產生色差、色花、色漬、色牢度低下等質量問題。
1分散染料高溫染滌綸
生產實踐說明.分散染料高溫染滌綸時.染料的組合配伍必須遵循以下原則:
1.1選用同溫型的染料配伍染色
原因是不同溫型的分散染料其染色性能差異較大,上染同步性不良。
1.1.1浸染溫度
檢測結果說明.不同溫型的分散染料由于分子結構的不同與相對分子質量的差異.浸染滌綸的最佳溫度(指得色量最高、重現性最好的染色溫度)也不一樣。一般來講,低溫型(E型)染料為125℃;中溫型(SE型)染料為130℃,高溫型(S型)染料為135℃。
由于不同溫型的分散染料在高溫條件下染色時.其上染率(得色深度)與染色溫度的依附性大小不同.所以實際染溫一旦偏高或偏低.就會造成不同溫型的分散染料上染率產生差異.引起色光波動。譬如,E型與S型染料混拼.采用二者的中間溫度130℃染色,一旦染溫偏高,許多S型染料的上染率會隨之顯著增加.而E型染料的上染率卻變化不大;一旦染溫偏低.這些S型染料的上染率又會隨之下降,而E型染料的上染率卻較少變化。所以,實際染色溫度的差異一般由溫度的檢測誤差引起)必然會造成小樣放大樣時色差較大和大生產時色光不穩定、重現性不佳的問題出現。
1.1.2保溫時間
由于低溫型fE型)分散染料分子結構相對簡單、相對分子質量較小,在高溫(>120℃)條件下比較容易進入滌綸纖維.也比較容易在纖維內擴散.因此對高溫保溫染色時間的要求相對較低即使高溫保溫染色時間相對短些.也可以達到上染平衡.并實現勻染透染。而高溫型(S型)分散染料由于分子結構相對較復雜.相對分子質量較大,即使在130~C條件下染色.在滌綸內的擴散速率也比較慢。欲達到上染平衡并獲得勻染透染、重現性好的效果.必須有較長的高溫保溫染色時間才行。
正是由于E型與S型染料對高溫保溫染色時間的長短要求不同.二者混拼染色時高溫保溫染色時間一旦不足(S型染料未能充分達到上染平衡),不僅會造成明顯色差.還會產生勻染、透染效果不良的問題。
1.1.3控溫范圍
分散染料高溫高壓染滌綸.尤其是噴射溢流繩狀染淺色時.由于分散染料在100~120℃的升溫區間上染迅猛.容易產生“云狀色花”.所以在此溫區要控溫染色.即要控制升溫速度.減緩上染速率然而由于E型染料比S型染料上染更容易,所以E型染料的控溫范圍相對較低(實驗表明,E型染料的控溫區為100~115℃.S型染料的控溫區為105-120℃)。
[1][2][3]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