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提要:分散染料高溫染滌綸時,要盡量選用同溫型的染料、耐堿穩定性較好的染料配伍染色,否則很容易產生色差、色花、色漬或色牢度低下等質量問題。對產生問題的原因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關的分散染料配伍原則或建議。
1.5選用熱聚集性較小的染料配伍染色實驗顯示.分散液中的分散染料在60℃以下的水中分散穩定性良好.然而.在染浴升溫(60~130℃)、染色保溫(130~135)以及染色降溫(130~60℃)過程中.染料的晶粒易發生聚集.使原本穩定的分散液穩定性顯著下降.甚至使整個分散體系遭到破壞這種現象稱之為“熱聚集性”或“二次結晶”。國產分散染料與進口分散染料相比.這種現象前者往往更突出。
1.5.1產生熱聚集性的原因
產生熱聚集性的主要原因有:
1)國產分散染料在商品化加工中所添加的分散劑與印染企業染色時補加的分散劑大多是分散劑N、分散劑MF或分散劑CNF等品種.這些分散劑具有水溫越高.分散能力越差的缺陷即染料晶粒與分散劑分子之間的“結合能”(兩者的抱合力)會隨水溫的升高而變弱因此這些染料膠粒在高溫和染液流動與織物運轉所產生的剪切力作用下.便會不同程度地被拆散.使原來的分散穩定性下降。

(2)隨著溫度的提高.染料自身的活化能隨之
常用分散染料在染色過程中的聚集與解聚傾向是不同的.大體有種情況:一為不易發生聚集(圖2中曲線1),沒有因聚集而造成的染色不勻問題.故適合應用:二是發生聚集,但隨著加熱時間的延長和染料分子向纖維內部擴散.染料的聚集體會重新解聚(圖2中曲線2),如在染浴中施加1~2g/L高溫分散勻染劑,一般不會造成染疵,故也可以應用;是易于聚集.且聚集體難以解聚(圖2中曲線3),故對染色質量的影響大.不宜使用。

1.5.3熱聚集性的檢測方法
岡為染料的熱聚集性存在差異.因此使用染料時必須對其進行檢測和選擇檢測的方法有幾種.最貼近實際的當屬“染色法”具體檢測方法如下:
(1)試液、織物和設備:
試液:
分散染料(%,0wf) 2;
冰醋酸(g/L) 0.3;
浴比 l:30:
溫度(℃)120(其持續時間為0)。
試驗織物:滌綸平針織物
試驗設備:升降式高溫高壓染樣機。
(2)試驗步驟:將準備好的試驗用織物卷到提籃攪拌筒的內簡上.并用橡皮箍圈或棉紗將試驗用布的兩端固定,如圖3所示,將外套筒套上,固定。然后浸漬到染液中.密封高溫高壓染樣機.開啟上下攪動,并以單電熱管升溫(2.5/min).當溫度達到120℃時,立即降溫取試驗用布進行水洗,晾干或用低溫烘干,待其干燥后進行評級。
[1][2][3][4]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