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表3得知,加堿后織物的白度大大降低,且僅維持在較低水平.原因是茶皂素不耐堿,其氧化成分在堿性條件下分解;其次,加堿后織物毛效也沒有明顯提高.由此可見,茶皂素不宜與堿共浴使用.
2.3坯布預處理
考慮到全棉卡其坯布含雜多,手感硬,練液不易滲透,擬從浸軋方式、浸軋溫度及預處理等方面進行試驗,具體工藝:預處理(洗滌劑2g/L,80~85℃,一浸一軋,浸洗30s,軋液率60%~65%)浸軋工作液(室溫或60℃,二浸二軋,第一次軋液率為60%~65%,第二次軋液率為100%一11O%).試驗方案與結果見表4.

由表4可以看出,二浸二軋使練液滲透均勻,有利于提高毛效與白度.且坯布經洗滌劑預處理促進了漿料、纖維的膨化,有助于提高煮漂效果.另外,采用60℃浸軋練液,對毛效與白度均不利,原因是茶皂素的耐熱穩定性不好.所以,浸軋工作液以室溫為宜,并應隨配隨
3放樣比較
以天絲/棉交織物、全棉卡其茶皂素軋蒸一浴佳工藝與多功能精練酶/雙氧水一浴前處理工藝對比試驗,結果如表5.

由表5得知,天絲/棉交織物的半制品質量素工藝比多功能精練酶/雙氧水一浴法工藝好,尤織物損傷較小.全棉卡其的半制品質量,2種方法相當,其中多功能精練酶/雙氧水一浴法工藝相對點,但都能達到后道染色印花要求.
4結論
(1)卜公茶皂素前處理優化工藝:天絲/棉交織軋工作液(茶皂素30~40g/L,室溫,一浸一軋'車100%~1l0%)一汽蒸(100~102℃,30min)一熱水洗90℃,3次)一冷水洗(2次)一烘干;全棉紗卡預處理(洗滌劑2g/L,80~85℃,多浸一軋,軋液率60%~65%)一浸軋工作液茶皂素50~60g/L,室溫,多浸二軋,第一次軋液率為60%一65%,第二次軋液率為100%~1l0%)一汽蒸(100~102℃,60min)一熱水洗(85—90℃,3次)一冷水洗(2次)一烘干.
2)卜公茶皂素用于棉及其混紡、交織物軋蒸法前
處理時,工作液中無需添加其他助劑,操作簡便,織物損傷小,廢水堿度低,尤其在天絲/桷;交織產品前處理中優勢更明顯,作用溫和安全.一步法軋蒸法可避免因多單元軋、蒸、洗而導致的織物折皺、緯斜、原纖化等疵病,有利于提高一等品率.
3)卜公茶皂素用于純棉中厚型織物,尤其是含雜較多的低級棉時,應經適當預處理才能保證半制品質量.不宜與燒堿同浴使用,貯存穩定性有待提高.
<<上一頁[1][2][3]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