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用戶需要了解的信息
用戶需要了解的有關紡織用含氟化學品的信息,已不僅是價格、性能、整理外觀,以及急性危害(如皮膚刺激或水生毒性)等方面,還要包括產品組分、危害和毒理性,對工人、消費者和環境的暴露值、暴露風險等一系列定量數據,以及環境特性的有關規定(包括降解產品的數據)。這些數據提供了一種含氟化合物紡織品能否安全使用的基本判斷(圖3)。

3 產品組成
紡織用氟化合物通常為含氟聚合物(作為活性組分)的水系分散液,在加工時需要加入表面活性劑或有機溶劑。因此,了解含氟化合物所含的具體原料和雜質及其檢測方法非常重要。
一般,殘留原料和雜質含量檢測范圍在“mg/kg”級。含氟調聚法、ECF、含氟聚醚和氟化氧雜環丁烷產品的雜質和殘留原料各不相同。
未反應殘留原料和雜質的特性及數量非常重要。對于某些產品,如低濃度的全氟羧酸類[PFCAs,如PFOA和全氟己酸(PFHxA)〗,或者全氟烷基磺酸類(PFAS,如PFOS和全氟丁烷磺酸)會與副產物發生副反應。殘留的原料,如氟調聚醇或全氟烷基磺酰醇可能降解生成全氟酸。目前已公布了一種有效的基于氟調聚產品PFOA和殘留原料定量測定的方法,但是,對ECF、含氟聚醚和氟化氧雜環丁烷產品原料和雜質的定量檢測方法尚未公布。
PFOA以陰離子形式溶于水,已檢測到其在全球江河包括大海中均有微量存在,這意味著無論是否是化工產品,含氟化學品都會痕量(如以μg/L級)存在PFOA。因此,產品供應商應該提供每種產品的化學特性和定量成分數據。早在2007年,杜邦公司一條商業化生產工藝,可以去除>97%的痕量PFOA及其同系物,以及Zonyl系列含氟調聚物產品的直接前驅體,其數值低于目前頒布的分析方法規定的2 mg/L的定量限值。
當向檢測實驗室提交含氟化合物產品、織物或成衣時,最好能索取其采用的檢測方法及方法有效性的報告。檢測方法描述了樣品準備和分析操作的步驟,有效性報告則提供文件證明測試樣品(如產品和織物等)和被分析物(如PFOS、PFBS和PFOA等)的方法是在定量分析范圍內。
4 產品危險性
產品危險性(即毒性)是接下來需考慮的因素。紡織廠、品牌店和零售商需要向含氟化合物供應商了解其所提供的產品、原料和降解產品的毒理學數據。毒理學研究指出這類化學品對人體(如口腔、皮膚和呼吸系統)和環境潛在的暴露途徑,并設計和建立各種暴露途徑可觀察到的毒性劑量(以mg/kg·d表示)。其劑量在動物實驗中觀察到的效果往往遠高于人體暴露的量。所有化學品超過一定量都會積累毒性,因此,化學品的危險性(即毒性)總是以暴露量評價來評估其潛在風險。對哺乳類動物進行“重復暴露劑量”的研究可以為危險評估提供定量依據,因此其研究極為重要和有價值。危險評估設定了一個對人體沒有影響的定量值,一般以mg/kg·d表示,通過與評估的人體暴露值比較來評估一個產品的風險,即安全性。表1顯示了毒理學研究有助于了解產品的危害和對危險進行評估。目前已發布了含氟調聚醇和一種含氟調聚氨基甲酸乙酯的重復暴露毒性。
<<上一頁[1][2][3][4]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