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暴露評估
業者還需要了解工作人員和消費者的暴露風險。暴露評估能夠量化工廠使用紡織品含氟化合物的暴露量,該值可以通過實際檢測測得(如工作現場空氣環境,功能紡織品萃取等),或者采用已頒布的方法計算得到。例如,在Washburn等著作的附則中提供了一種可行的紡織化學品暴露對人體的定量評估方法。

6 風險評估
將暴露評估定量值與毒理學研究的危險評估值比較,其比值稱之為“安全系數”(參見圖4)。當安全系數>1 000時,通常可以認為暴露風險是“安全”的。毒理學研究是要建立特定暴露途徑下,能夠測得的毒性效果的劑量。另一個檢測方法是未觀察到損害作用的水平(no observed adverse effect leve,l縮寫NOAEL)。為使毒理學數據更客觀,物質的危險性(或毒性)應總是與實際暴露量進行比較,來評估潛在風險。隨著分析靈敏度的提高,檢測下限越來越低,風險評定的分析數據更為準確,能夠確定痕量存在的化學品是否安全,對人類健康和環境是否有危害。

目前已發布了紡織品中痕量PFOA詳細的定量暴露評定和風險特征。該研究對100種以上織物進行了考察,包括經含氟化學品整理和未經整理的紡織品。結果顯示,在整理和未整理的紡織品中均發現含有PFOA,但不是全部的紡織品。目前已有一種用于測定紡織品上PFOA的有效分析方法,支持潛在暴露的量化研究。PFOA暴露定量評估和已發布的量化危險基準被用來進行風險表征,由此推斷消費品的使用安全性。對嬰兒、青少年和成年穿著的含氟化合物處理的服裝,潛在PFOA暴露的安全系數至少為100 000。此外,研究顯示,紡織面料上含1 mg/kg PFOA不會構成健康和安全問題。風險評估是評價工作人員和消費者暴露風險很有用的手段,可用來評價所有紡織品上的氟化合物。
7 環境特性
了解紡織用氟化合物產品的非生物和生物環境特性非常重要。環境特性描述了工業和消費者整個生命周期的情況,涉及從環境排放到紡織品的廢棄處置的整個過程。含氟化合物產品,殘留原料,以及降解產品都需要進行評估。環境特性的研究需要借助“環境歸宿(environmental fate)”(環境有害物質毒理學分析之一)的支持,根據使用情況、銷售量以及環境排放等因素來進行。將多層體系結構研究的方法與更多的數據參數結合,因此廣泛適用于各種產品的檢測。監管部門也可對登記的產品進行具體研究。已發表許多有關描述含氟調聚產品和原料環境特性的研究內容。例如,在北美進行了一項氟調聚產品從生產、使用和最后處置整個過程中,氟化物排放問題的研究,結果顯示:這一途徑的排放對環境中全氟羧酸鹽貢獻了1% ~2%。此外,還研究探討了含氟調聚醇原料和丙烯酸酯產品的生物降解性,其殘留原料和含氟紡織品的焚化在大氣中的情況(行為)。這些數據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即關于這些產品和原料的環境歸宿,以及確定了含氟調聚物產品在生產、使用和處置中所產生的降解產物。通過數據比較,涉及的化學品有全氟丁烷磺酸(PFBS)、含氟聚醚、氟化氧雜環丁烷產品及其原料和降解產物。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