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現行紡織品色牢度試驗國家標準為主,兼及國外同類標準,闡述了耐汗漬、耐光汗復合、耐唾液、耐海水、耐氯浸、耐氯漂等色牢度試驗中,標準工作溶液的組成及制備,并對制備中的一些問題進行了說明。
前言
紡織品色牢度,顧名思義是指紡織品的色澤在加工和服使用過程中受各種物理或化學作用,顏色保持堅牢的程度;根據紡織品在服用過程中所受外界作用的不同,就有耐日曬、皂洗、氣候、摩擦、汗漬、熨燙、氯漂等各種相應的色牢度。
目前,一些色牢度已被列為生態紡織品的重要指標,并進而成為國家強制性標準,如GB18401—2003《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已將耐水、耐摩擦、耐汗漬、耐唾液色牢度列為強制性檢驗項目。
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和美國染色家和化學家協會(AATCC)都建立了自己的一整套色牢度試驗系列標準,其它各國也有各自的國家標準。一些商業買家如Marks&Spencer、JCPenny和GAP等也在自己的驗貨標準中,規定了相應的色牢度試驗標準。我國紡織品色牢度試驗國家標準,基本等效采用ISO105中相應的試驗方法。
不同的色牢度試驗方法有不同的技術條件。一些色牢度模擬紡織產品服用過程中的物理作用,如日曬、熨燙等,只需借助專門儀器即可完成;而另一些色牢度試驗則需模擬化學作用,測定紡織產品在規定的試驗條件下,經標準工作溶液處理的色牢度。如耐氯化水色牢度試驗(GB/T8433—1998),需配置含規定濃度的氯化水工作溶液;又如耐汗漬色牢度試驗(GB/T3922—1995),需制備人工酸性汗液和堿性汗液。在這些試驗中,標準工作溶液的制備是整試驗的重要環節,直接影響到試驗結果的正確性。本文以色牢度試驗國家標準為主,兼顧其它標準,著重介紹標準工作溶液的組成、制備和關鍵操作步驟。
1 標準工作溶液
在GB/T6151—1997《紡織品色牢度試驗試驗通則》中,規定色牢度試驗所用標準工作溶液需用符合GB/T6682—1992(等效于ISO3696:1987)《分析實驗室用水規格和實驗方法》的三級水制備。三級水用于一般化學分析試驗,可用蒸餾或離子交換等方法制得,并使用密閉的專用聚乙烯或玻璃容器貯存。
色牢度試驗所用化學試劑的規格,在每個方法中都有具體規定。大多數情況下都使用分析純或化學純藥品,個別試驗中使用工業級產品。試驗所用化學試劑涉及到結晶水的,需注明結晶水數量。
1.1 耐汗漬色牢度試驗標準工作溶液
耐汗漬色牢度是指紡織品的顏色對它在服用過程中所受人體汗液影響的抵抗力。在早期的國家標準GB/T411—1993《棉印染布》和GB/T5326—1997《精梳滌棉印染布》中,只考核還原染料染色的淺色織物的耐汗漬色牢度;而在最新實施的GB18401—2003《國42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中,耐汗漬色牢度為必檢項目。
現行耐汗漬色牢度測試國家標準是GB/T3922—1995《紡織品耐汗漬色牢度試驗方法》,等效采用ISO105-E04。標準中提供了酸性和堿性兩種不同的人工汗液組成,要求分別對試樣進行測試。而美國標準AATCC15—2002則僅推薦使用酸性汗液測定試樣,且與ISO酸性汗液組成有所差別。表1給出了兩種不同標準體系中的人工汗液組成。

[1][2][3][4][5]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