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備ISO標準人工汗液時,除L-組氨酸鹽酸鹽為生物試劑外,其余試劑都為化學純。需要注意的是,ISO酸性汗液中使用磷酸二氫鈉,而AATCC酸性汗液中使用磷酸氫二鈉,而且是無水的,如果使用含結晶水的磷酸氫二鈉,則需要進行換算。
1.2 耐光、汗復合色牢度試驗標準工作溶液
所謂耐光、汗復合色牢度就是指紡織品的顏色對它在服用過程中所受人體汗液和日光共同作用影響的抵抗力。此項色牢度要求是最近幾年興起的,除日本標準JISL0888外,在ISO中還沒有正式的測試方法,AATCC也僅在最新的2005版的技術手冊中將AATCC125修改為耐光、復合色牢度測試標準,但具體應用尚未見文獻報道。常見的是目前大部分染料廠商與品牌商所使用的ISO105—B02&E04復合方法。如耐克(NIKE)公司的測試方法是,先準備ISO105—E04標準的酸、堿汗液,室溫下將待測織物置于汗液中浸漬30min,然后用玻璃棒刮去多余汗液,按ISO105—B02方法進行曝曬;當4級藍色羊毛標樣的變色達到灰卡的一定等級后,停止曝曬,最后以藍色羊毛標準評級。我國國家標準GB/T14576—1993規定的方法與之近似。
日本工業標準JISL0888也是使用ISO105—E04酸、堿汗液進行測試,但曝曬之后使用五級灰卡評級。另一個比較重要的耐光、汗復合色牢度測試方法由日本ATTS(纖維制品協會)提出,采用全新的人工汗液組分(見表2)。

在表2所列組分基礎上,分別以醋酸和燒堿調節pH值至3.5和8.0,即得到ATTS人工酸性和堿性汗液。與表1中ISO標準的酸、堿汗液相比,ATTS汗液組分增加了4種,其測試條件更為苛刻。日本住友化學工業株式會社曾對不同母體結構的活性染料進行耐汗、光色牢度測試,結果發現,使用ATTS汗液所測得的結果,比使用ISO標準的汗液所測得的牢度結果,普遍低0.5~1級。
1.3 耐唾液色牢度試驗標準工作溶液
紡織品耐唾液色牢度測試主要針對嬰幼兒服裝產品,由于嬰幼兒喜歡吮吸、咀嚼衣物,受人類唾液中的蛋白酶等的生化作用,促進染料分解,從而可能將染料中的有害物質攝入體內,對嬰幼兒健康造成損害。
現行的耐唾液色牢度測試國家標準是GB/T18886—2002《紡織品色牢度試驗耐唾液色牢度》。其最早是因GB/T18885—2002《生態紡織品技術要求》的推出而制定的,在隨后的GB18401—2003《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中再次涉及到耐唾液色牢度。由于后者是強制性國家標準,其約束力更大。
在GB/T18886—2002中,人工唾液組分采用德國DIN53160《彩色兒童玩具的耐唾液和耐汗漬試驗方法》中的唾液配方(見表3),其它主要技術條件則參照GB/T3922—1995《紡織品耐汗漬色牢度試驗方法》制訂。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