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表4 可以看出,隨著純堿用量的加大,紗線的白度和紗支不斷加大,這是由于純堿對紗線的精練作用,有利于雜質的去除,使得紗線白度增加,也使得紗線失重造成紗支變細。同時,紗線的吸水性也不斷提升。負面影響方面,純堿用量的加大,使得紗線中的蛋白質纖維出現部分溶解,因而紗線的強力也在降低。當純堿用量為4 g/L時,蛋白質纖維的成分下降明顯,因而純堿用量應該為3 g/L。
由于以上處理后紗線的毛效仍然較差,考慮到染色時絲和羊毛(羊絨)容易染深,而棉容易染淺,所以應增強對棉的精練,同時不能再損傷蛋白質纖維。考慮到精練酶的專一、溫和特性,選用精練酶對紗線進行預處理,以期去除棉纖維所帶的果膠、蠟、脂等,即在原定前處理工藝C配方前增加酶精練工序,酶用量3 g/L,滲透劑2 g/L,螯合劑2 g/L;精練工藝為70 ℃處理30 min,然后不需排水;直接加入配方C,進入混合堿精練工序,酶失活。這樣處理后得到的紗線各項指標如下:白度65,毛效12 s,紗線強力211 cN,棉/絲/羊絨70.6/19.8/9.6,紗支Ne 53。
2.1.3 前處理最優工藝
首先,酶精練:酶用量3 g/L,螯合劑2 g/L,滲透劑2 g/L,精練工藝為70 ℃處理30 min;然后,添加混合堿配方C,升溫至80 ℃,進行堿性練漂30 min,后續進行水洗中和。
2.2 染色工藝
2.2.1 羊毛緩染劑的選用
盡管前處理已經盡量加強精練,但出于保護蛋白質纖維,前處理不夠劇烈,對棉的精練還是不夠充分,使得棉上染率差,得色宜淺。而絲的絲膠也較難去掉,上色亦較低。
所以,加入羊毛緩染劑,發現染色前,向水浴中加入阿白格W(o.w.f. 1%)或Thiotan R(o.w.f. 2%)運行,然后染色能對同色性有很大改善,但不能完全克服。
2.2.2 染料的選用
在染色過程中,不同纖維對染料的親和力和反應活性不同,因此選擇合適的染料尤為重要。經過一系列試驗,將棉、絲、羊絨同浴染色,通過測試L、a、b、△E、K/S等數值,發現住友Sumifix HF系列染料具有較好的染色同色性,且在筒子染敏感色卡其、灰、紫色等較易避免內外層差。這是由于Sumifix HF染料是具有官能團的高活性染料,分子較大,對各種纖維的親和力和直接性較高,因而能達到80% 的高固著率,同時對纖維的覆蓋力較好。實驗發現,初始染浴pH值調到8 ~9 左右,可放緩羊毛上染,延長染色時間,同色性會有改善,對于試驗紗棉/絲/羊絨為70∶20∶10 紗線,基本看不出異色現象,套平性非常好。
2.2.3 活性染色時純堿的用量
普通活性染料一般要求純堿用量10 ~20 g/L,但考慮到混紡紗中蛋白質纖維的存在,純堿用量不能超過8 g/L,且需在染浴中加入亨斯邁羊毛保護劑2 g/L。否則染色過程會造成蛋白質纖維的損傷,也可能出現潛在損傷,即在后整理過程中,即使在中性左右的環境中,也會發現蛋白質纖維逐漸減少,因蛋白質纖維被分解。
2.2.4 染色最優工藝
染色前加入羊毛緩染劑阿白格W(o.w.f. 1%)或ThiotanR(o.w.f. 2%)預運行,可有效改善同色性。染料需選用同色性好的染料,住友Sumifix HF系列染料是對混紡紗具有較好套平性的染料。染色過程中需控制固色堿的用量,一般含蛋白質纖維時,用量不要超過8 g/L,且需加入羊毛保護劑2g/L,盡量避免染色用堿對蛋白質纖維的損傷。
3 結語
棉與蛋白質纖維混紡時,若利用精練酶進行預精練,然后同浴進一步的弱堿精練,可有效去除棉紗上的天然雜質,改善棉纖維的毛效,提高染料的上染率。在染色過程中,需要選擇套平性能好的染料,同時在染色過程中要注意添加羊毛緩染劑和保護劑,減緩羊毛的上染速率,同時盡量降低蛋白質纖維的強力損傷。經過一系列工藝配方的優化,棉、絲、毛混紡的紗能夠滿足顏色要求和強力要求,保持成分基本穩定,從而達到服用性能要求,為生產高檔舒適面料提供了技術支持,拓寬了面料開發的新思路。
<<上一頁[1][2]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