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主要工藝措施
2.3.1 染色
100% 長絨棉含雜量較少,染色前處理煮漂工藝可適當減少純堿用量,而稍稍延長煮練時間,以免損傷纖維。染料一般選擇活性染料,色牢度較好,色澤鮮艷。
2.3.2 絡筒
絡筒工序應控制好張力及卷繞密度,斷頭自停裝置動作靈活,以免紗線斷頭后與槽筒摩擦而損傷紗線,建議采用金屬槽筒,因其成形好、表面光滑,對紗線損傷小。
2.3.3 整經
小提花部分因浮長線長、交織點少,需要在整經時加重張力,使紗線預伸長,減少因墜經產生的停機。小提花經紗部分加張力圈重量32 ~50 g,平紋處經紗加張力12 g。
2.3.4 漿紗
漿料的選擇要求具有良好的粘附性、成膜性和耐磨性,增加紗線強力,提高耐磨和被覆毛羽性能。
高支紗強力較低,經染色后斷裂強度進一步下降,通常下降15% 左右,若紗線不對色要進行復染(二次染色),斷裂強度會下降25% 左右,故高支紗的上漿以增大紗線強力為主。其次,紗線在染色過程中,由于堿液的煮練,棉蠟、棉脂被去除,淺色紗線會更容易吸漿,而深色紗線由于上染了較多染料,纖維空隙變小,阻礙了紗線的吸漿,影響了漿液的滲透,上漿難度加大。因此,上漿應根據染深、淺色紗線區別對待。此外,漿槽溫度不宜超過90 ℃,以防止色紗褪色和沾色。在保證漿液流動性及滲透性的前提下,漿槽溫度偏低為宜。
2.3.5 織造
機器設備:意大利天馬II Excel型劍桿織機。為防止經紗斷頭,上機張力不宜過大,保證梭口清晰,織口無過大游動。后梁高度稍高,一般為+1.5 ~+2.0,邊紗采用110 dtex×2 滌綸線,減少邊經斷頭。本系列品種經密較小,易產生橫檔疵點,坯布的修、洗、織難度較大。
2.3.6 后整理
采用冷水退漿。因紗支細、密度小,不加軟油或加少許軟油手感已經很柔軟,拉幅張力不宜太大,注意成品的修、洗、織。
3 強捻縐紗色織面料
色織縐紗面料具有質地輕薄、手感柔軟、吸濕透氣、富有彈性、皺紋持久自然、視覺舒適、觸感溫馨等風格特征。色織縐紗面料是將強捻度的緯紗在一定張力、溫濕度條件下“暫時定形”,與常規捻度的經紗交織成坯布,經后整理熱及堿液的作用,強捻緯紗暫時定形被破壞,強捻紗解捻,產生收縮,在織物上形成立體感強的不規則的經向皺紋。
3.1 織物規格
近年流行的色織縐紗面料通常采用細特紗線、較小密度配置。因坯布經染整加工后,緯向收縮,織物幅寬變窄,緯向緊度增加,一般緯向收縮率達30% ~40%。因而坯布經紗之間應留下適當的空隙。組織一般采用簡單的平紋組織,或是以平紋為地組織配置小提花組織。常用的織物規格見表4。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