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關鍵工序的生產工藝
3.3.1 緯紗加捻
緯紗加捻的大小是影響起縐效應、決定縐布風格及成品質量的關鍵因素。捻度越大,經后整理加工后的起縐效果越好,但捻度過大,緯紗扭結起圈,會導致織造加工困難,緯縮疵點增加,外觀質量降低;但捻度過小,起縐效果變差,甚至布面無縐。此外,紗線特數小,捻系數大;反之捻系數偏小。故緯紗捻度應根據紗線粗細、起縐效果、織物組織等綜合考慮,一般強捻緯紗的捻系數設計為正常紗的1.7 ~2.5 倍。
3.3.2 緯紗的定捻
強捻緯紗應經過汽蒸進行定捻。因捻度過高,紗線退繞時易扭結起圈,布面產生緯縮疵點。定捻可在蒸箱或高溫高壓鍋內進行。工藝條件:溫度90 ℃,汽蒸時間10 min,悶20 min,使紗線捻度穩定。定捻后紗線穩定率在50% 以上可滿足織造生產需要。
3.3.3 絡筒
因強捻紗稍一松弛即會扭結,故絡筒張力應偏大掌握,一般比普通紗大3 ~5 g。
3.3.4 漿紗
漿料宜選用退漿容易的淀粉漿或水溶性漿料,因后整理加工時其織物起縐效果比不易退漿的化學漿料要好。在保證漿膜的成膜性及織造順利的條件下,上漿率偏小掌握。
3.3.5 織造
因織物緊度較小,織造時易產生橫檔疵點;緯紗捻度大,退繞過程易扭結,布面質量較難控制,在無梭織機生產中屬難度較大的品種。設備:天馬Super Excel織機。工藝措施如下。
(1)遲開口,較低后梁高度。開口時間320°,保證緯紗出梭口時邊紗夾緊。后梁高度+1.0 ~+1.5 cm,上機張力不宜過大。
(2)較大引緯張力。儲緯器張力均勻,張力片控制偏大為宜,同時為減少緯縮小辮子紗,在緯紗筒子外罩一個尼龍布套,以增加緯紗的退繞張力,保持張力均勻。
3.3.6 后整理
后整理工藝流程:燒毛→退漿起縐→加軟→拉幅→卷筒包裝。
在后整理加工過程中,經向張力應控制適當。為便于起縐,退漿采用松式退漿。退漿水洗溫度不宜過高,否則影響布面起縐效果和均勻程度。此外,為保持起縐效果,一般不經過預縮機預縮,在定形機上打超喂,拉幅烘干后卷筒。幅寬控制根據需要在定形機上拉幅達到。
4 涂料染色紗線色織面料
紡織涂料主要應用于印花領域,在染色領域多用于染布,近年來出現的用涂料染色紗線織制的色織物,經水洗磨處理后布面褪色效果明顯,具有如牛仔面料的泛舊效果,被稱為“碧紋(pigment涂料的英文)”風格,若將涂料染色的紗線與活性染料、還原染料染色的紗線搭配,經水洗磨后處理后可形成層次感更豐富的條格色織物。
4.1 涂料染色特點
涂料不溶于水,與纖維本身沒有親和力,它是靠高分子合成的粘合劑上染紗線。粘合劑與纖維具有一定親和力,粘合劑成膜后將涂料固著在纖維上,故涂料染色適用于各種纖維原料。涂料染色具有色譜齊全、工藝簡單、套色準確、品種變化快、耐光色牢度好等優點,紗線只需浸軋、烘干,不需水洗,成本低廉,染后殘液可回收再利用,具有節能節水、節省工時、廢水廢氣排放少等優點,符合當今低碳、環保的要求,將涂料染色應用于色織物生產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和廣闊的發展前景。
<<上一頁[1][2][3][4][5][6][7]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