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色織段染織物
段染是指在一絞紗線上染上兩種或兩種以上的不同顏色。普通的色織面料每根紗線從頭到尾只有一種顏色,織出的織物整齊規則,織物的風格相對顯得單調無新意。而段染工藝可在同一根紗線上染出兩種以上不同的顏色,徹底改變了傳統的單色染紗方式,織成的織物風格得到根本的突破,立體感強,色彩繽紛,層次豐富。這種由段染紗織成的色織面料風格多彩變幻,也被稱為“幻彩紗面料”。適合段染的原料有純棉、滌棉、亞麻等,適合段染的染料有活性染料、分散染料、涂料等。現以亞麻紗為原料開發夏季休閑面料,產品吸濕透氣,布面具有無規律的“雨絲狀”效果,風格自由、舒展、繽紛,立體感強。

5.2 各工序注意事項
5.2.1 染色
染色流程:軋節→烘燥固色→水洗后處理→烘干。
段染前紗線要經煮練漂白處理。煮練要注意堿的用量,過多會降低紗線強力,過少除雜效果不理想,影響段染效果及布面質量。經煮練后紗線毛效在8 cm/30 min左右,pH值7 ~8。毛效高低會影響色漿的滲透,太高色漿易滲化,導致輪廓不清;太低影響色漿滲透,造成染色不良。染料的選擇應考慮色牢度及染后紗線手感等因素:選擇涂料染色,拼色方便,不易滲化,輪廓清晰,但紗線手感偏硬,牢度較差;選用活性染料段染,染色紗線色牢度好,手感好。
5.2.2 織造
織造工序要注意防止同色紗段成堆集結,在布面形成“山水畫”或稱為“木紋”的疵布。要在布面形成比較均勻的雨絲狀效果,花形排列較重要。一般經紗較少全部使用段染紗,因為經向段染紗使用太多,布面的雨絲竹節效果會很紊亂。緯向的段染紗在織造時產生上述疵布的幾率很高,通常使用多個儲緯器,來分散同色段紗線的集結。
6 其它
將織造與染整加工結合起來,對色織面料進行二次設計加工,可以獲得獨特的外觀和風格,這成為開發新型色織面料的一種思路和方法。例如,在色織物表面印花、爛花、壓縐、軋光、刺繡、色拔、植絨、磨毛等,使面料呈現豐富多彩的外觀,從而達到僅僅采用織造手段不能達到的效果。
6.1 色織拔染面料
在已染色的色織條布或格布上印上可消去“地色”的色漿,而在布面產生白色或彩色的花紋圖案,這種經色拔工藝處理后的色織面料在原來規整、方正的條格外觀上增添了層次豐富的花紋,形成獨特的風格。色拔工藝處理后的色織面料花紋細致、逼真,富于變化,不同于普通色織物或印花織物,在創新開發色織面料新產品方面越來越受到重視。
色拔工藝是借助還原劑和氧化劑將有色織物的底色破壞而獲得局部消色或有色的花紋。由于織物的不同,選用的化學拔染劑也有所不同。要經色拔處理的色織物,其染色紗線通常選用活性染料,不選用硫化染料,因硫化染料顏色不易拔凈。色織拔染工藝流程為:浸軋印花漿(拔白漿或色拔漿)→烘干→汽蒸(100 C,7 min)→焙烘→冷水沖洗→熱水洗→皂煮→水洗→烘干。
<<上一頁[1][2][3][4][5][6][7]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