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K/S值和色光
測定染色試樣正反面的表觀色深K/S值、CIELab顏色坐標下的L*、a*、b*、C、H等顏色參數,D65光源和l0。視角,試樣折疊四層。按式(I)和式(2)分別計算分散染料在PTT和PET纖維上的同色平衡值和以PET為標準時PTT和PET之間的總色差△E:

2結果和討論
2.1染色溫度對PTT/PET交織物同色染色的影響
2.1.1染色溫度對表觀色深的影響
選取低溫型分散紅65、高溫型分散紅74和藍79對PTT/PET交織物染色,染料質量分數0.2%和2.0%,染色溫度對K/S值的影響見圖1和圖2。


PTT玻璃化溫度為45—65℃,PET為70~80℃。因此,唧纖維玻璃化溫度低,可在常壓或低溫下染色,而PET纖維玻璃化溫度較PTT高,結構也更緊密,染料分子不易進人纖維內部,需高溫高壓分散染料染色。從圖1和圖2可以看出,在不同染色溫度下,不管是染淺色還是染中深色,PTT纖維的表觀色深均大于PET纖維,說明分散染料更容易上染PTT纖維,其染色性能優于PET纖維。
從圖1和圖2數據可知,無論是低溫型分散染料,還是高溫型分散染料,它們對PTT和PET纖維的最佳上染溫度都存在著明顯的差異:分散染料對PTT纖維的最佳上染溫度為110~120℃,纖維在此溫度下的表觀得色最深。分散染料對PTT纖維的上染呈現先增大后減小的趨勢,這是因為在100—120℃時,PTT纖維的空隙變大,染料分子運動加快,更易向纖維內擴散,使得纖維的表觀得色增加。隨著溫度升高至130℃,吸附平衡將向解吸方向移動,上染到PTT纖維上的染料發生解吸,纖維的表觀得色降低。而對于PET纖維,在100~130℃范圍內,表觀色深隨著溫度的升高而逐漸增加,130℃時表觀得色達到最大。這種差異隨染料濃度的增大而更加明顯。
表1是3只分散染料在不同溫度下對FFF/PET交織物染色的同色平衡值。

<<上一頁[1][2][3][4]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