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表1可以看出,不管是染淺色還是中深色,K值均隨著染色溫度的升高而降低,最后接近1。K值越接近1,說明PTT和PET纖維的表觀色深越接近,同色性越好。因此,在130℃時染色,PTT/PET交織物的同色效果更好。而當染色溫度為100—120℃時,K值遠大于1,PTT和PET纖維的表觀色深差異較大,可以獲得濃淡色的染色效果。
由表l可知,在同一條件下,對PTT/PET(DTY)交織物分散染料染色的值要大于r/PET(FDY)交織物。這說明前者顏色深度的差別要大于后者,染料在前者同色性要比后者差,因此在PTT/PET(DrY)交織物上更容易形成濃淡色的染色效果。這可能是由于DTY絲與FDY絲的微結構差別所造成的。
綜合圖1、圖2和表1,在相同溫度下,分散染料用量為0.2%(owf),PTT/PET交織物染色的K值均小于染料用量為2.0%時的K值,且更加接近1。這說明PTT/PET交織物分散染料染淺色時,PTT組分與PET組分的表觀色深相差不大,易達到同色效果。而染中深色時,PTT組分與PET組分的表觀色深差異較大,相對來說不易達到同色效果,而易達到濃淡色的效果。
2.1.2染色溫度對總色差的影響
在交織物同色染色時,并不是交織物中各組分K/S值相同或接近就能達到同色效果,還要求組分纖維的色相基本一致。表2列出了PTT/PET交織物染淺色和中深色時,不同染色溫度下色相角的差值。

由表2可以看出,分散紅65、紅74和藍79在和PET纖維上的色相角比較接近,并且在較低染料用量(0.2%)、較高染色溫度(130℃)下,PTT與PET纖維的色相角之差最小。這表明在此條件下,PTTPET交織物染色的色相一致性最好。此外,分散紅65、紅74和藍79在PTT和PET纖維上的發色主波長均相同,分別為520nm、510aPTT和630nm,并沒有發生偏移。以上均說明分散染料在PTT和PET組分上的色光比較一致,目測也認為染色和PET的色光較一致。因此,采用單只分散染料染PTT/PET交織物時,不會出現由于色相不一致導致的顏色差異,即得不到異色效果,只會得到同色或濃淡色的染色效果。
表3中,總色差AE綜合說明了亮度、彩度和色相對分散染料在FFWPET交織物兩組分上引起的視覺差別。

由表3可知,AE的變化趨勢與K/S值及色相角的變化趨勢相同:在相同的染料濃度下,染色溫度越高,總色差越小;在相同的染色溫度下,染料用量越低,總色差越小。因此,在高溫下染淺色時,PTTPET交織物的同色性好,染中深色的同色性相對差些,但差別很明顯。依據GB/T251-2008((紡織品色牢度試驗評定沾色用灰色樣卡》,在130℃染色時,3只染料染PTT/PET(DTY)交織物的色差均達到3—4級,染PTT/PET(FDY)交織物的色差等級均達到4~5級,說明染料在PTT./PET交織物上具有很好的同色性。
<<上一頁[1][2][3][4]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