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介紹了全自動旋轉式自動印花機升降機構的設計過程,在明確印花機升降部件的動作要求及升降方式的基礎上,確定了機構方案,以及具體的動作過程。在結構設計結束后,根據結構尺寸及運動學原理計算氣缸負載,確定氣缸參數。實際應用證明該方案結構緊湊、成本低、效率高。
對于間隙印花的平網印花機,一般在篩網下降到與織物接觸并壓緊后才允許刮印色漿。刮印完畢,篩網就應立即提升到一定高度保證篩網完全脫離織物表面,然后織物在工作臺帶動旋轉到另一工位印制下一花色。篩網升降機構應滿足下列設計要求:
(1)篩網的升降動作必須與工作臺旋轉、刮刀往復等運動密切配合,以滿足工藝動作的要求。
?。?)篩網升降必須平穩,升降加速度不宜過大。
?。?)篩網升降速度和升降距離應便于調節。
1總體方案設計
設計中,印花機的升降機構設計在網框印花單元上,并不獨立控制每一個印花單元,而是所有十二個印花工位的印花單元一起升降,共用同一個動力源,由氣缸統一驅動,如圖1所示。升降機構,各印花單元一起平穩的上升下降。其中頂蓋l帶動其上聯接的印花頭實現升降動作。

2結構設計
當工作臺旋轉到位后停止,升降部件氣缸開始動作,氣缸活塞向外伸展,升降部件曲擺與氣缸為轉動副連接,結構等效模型,如圖2所示。

氣缸部件等效為BE桿,升降部件曲擺等效為AABC,升降部件搖桿等效為CD桿,升降部件上拉桿等效為AF桿,升降部件下螺紋拉桿等效為DG桿。
由圖2可知,BE桿可伸縮,有一定的行程;AABC可繞A點旋轉,CD桿可繞D點轉動,AF桿可垂直上下移動,DG桿固定于中心軸上。氣缸活塞伸展時,推動點帶動AABC繞A點轉動,CD搖桿逆時針轉動,A、c、D三點共線時,此時、D兩點之間的距離應為AC與CD兩桿的長度之和,DG桿固定,則AF桿向上移動,而AF桿即升降部件上拉桿聯接網框與刮印機構,升降部件上拉桿升降,帶動刮印機構同時運動(圖略)。
旋轉式自動印花機升降部件的曲擺,曲擺上的三個&20孔的布局為直角三角形。以直角點作為基點,在轉動的過程中,氣缸產生的推力轉矩大于印花單元所形成的負載轉矩曲擺時,會有擺動的趨勢。上述的兩個力分別與它們對應的三角形的兩個直角邊配合產生轉矩,氣缸對曲擺下端的推力與曲擺上端產生的推力之比可以近似為長直角邊與短直角邊之比,該曲擺為一增力機構。
3氣動系統設計
壓縮空氣傳輸壓力損失較小,便于集中供應和遠距離輸送。氣動系統維護簡單,使用安全,便于實現過載自動保護。氣壓傳動無污染,保證了印花質量,價格便宜,因此在設計中選用氣壓傳動,通過氣缸行程調節升降距離,通過控制流量調節升降速度。
[1][2][3]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