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實驗結果及討論
3.1 化學刻蝕減量處理對滌綸纖維結構的影響
由滌綸織物的紅外光譜圖(圖1)可知,化學刻蝕減量處理前后及不同的減量率對滌綸的紅外光譜吸收峰的強弱變化有明顯的影響。1502 cm-l對應的峰為滌綸織物中的苯環結構;1735 cm-1對應的峰為C=0的伸縮振動峰。圖1顯示,化學減量處理后,該吸收峰強度加強,并隨著減量率的提高,該吸收峰逐漸的加強。當減量率在55%.時,大大強于無化學減量處理樣品在該處的吸收峰。這是由于經過化學刻蝕減量處理后,在織物的表面引入了-CO0H基團所引起,隨著化學刻蝕減量率的提高,有更多的-C00H基團被引入。因此,該吸收峰的強度逐漸加強,1238 cm-l及1093 cm-l對應的峰為C-O的伸縮振動峰,這2處的吸收峰也隨著化學減量處理的加強而增強,進一步說明了滌綸織物上C-0的增加。
3.2 軋烘焙法的絲膠濃度與增重率
從表l可知,絲膠濃度在3%以下時,隨著絲膠濃度的增加,織物的增重率增加較快;絲膠濃度超過3%時,隨著絲膠濃度的增加,織物的增重率增加緩慢。由于增重率都比較低,所以改用浸漬法進行涂覆。
表1絲膠濃度與增重率
|
絲膠濃度% |
1 |
2 |
3 |
4 |
5 |
|
增重率% |
0.28 |
0.81 |
1.04 |
1.05 |
1.2 |
注:交聯劑比例為絲膠的50%,催化劑比例為交聯劑的5O%
絲膠濃度與纖維的增重率,絲膠包覆試驗結果由圖2所示,用增重率來反映絲膠的包覆效果。
增重率隨著絲膠濃度的增加,而提高經堿減量處理后進行絲膠包覆處理的纖維增重率要高于未經堿減量處理的纖維,這主要由于經堿減量處理后,滌綸纖維表面因部分組織被水解而留下坑洼[3],有利于絲膠沉積在纖維上面所致。
3.3 涂覆織物的耐洗性——溶失率
從表2可知,未經堿減量處理的涂覆織物和經堿減量處理的涂覆織物,第一次洗滌織物的溶失率都比較高,這是因為涂覆后有絲膠、交聯劑黏附在織物表面。但隨著洗滌次數的增加,經堿減量處理的涂覆織物的溶失率逐漸減小,3次洗滌后織物的溶失率基本穩定在2%左右。說明絲膠在交聯劑的作用下,與滌綸大分子發生了復雜的交聯反應,有一定的涂覆牢度;而未經堿減量處理的涂覆織物,起初隨著洗滌次數的增加,溶失率逐漸減小,這說明它的涂覆牢度不及經堿減量處理的涂覆織物。
表2 涂覆織物的溶失率%
|
洗滌次數/次 |
1 |
2 |
3 |
4 |
5 |
6 |
|
未處理涂覆織物 |
11.10 |
4.70 |
3.45 |
2.39 |
1.82 |
1.75 |
|
堿減量涂覆織物 |
11.07 |
4.76 |
2.16 |
1.87 |
2.10 |
1.87 |
3.4整理前后吸放濕性
在吸放濕性上,測定了設想室外空氣為20℃、65%條件下的吸濕率和設想衣服內出汗狀態為40℃、相對濕度90%、條件下的吸濕率之差。這種差值越大,則吸收衣服內水蒸氣汗,并向衣服外散發的能力就越大,可以說是舒適性良好的材料。為此,對滌綸纖維、減堿量處理的滌綸纖維、減堿量處理后涂覆絲膠的滌綸纖維進行了吸放濕性測定
一般減堿量處理的滌綸纖維和未整理滌綸纖維在吸放濕性上幾乎沒有變化,而固著絲膠的滌綸纖維的吸放濕性卻有顯著提高。這是因為滌綸只含數目極少的末端羥基,大多數酯基也被晶體結構封閉,依靠氫鍵和范德華力與水分子結合,這種結合力是不強的,故回潮率低,吸濕性差。而經絲膠涂覆的滌綸織物,由于絲膠與滌綸大分子發生了交聯反應,在滌綸大分子上引入了絲膠大分子,絲膠中含有大量的-OH、-NH2、-C00H等親水基團,與水分子的結合,除以氫鍵和范德華力外,更多的以共價鍵形式結合[4],這種結合是牢固的,故回潮率高,吸濕性得到較大改善。
3.5 真絲化織物染色后的K/S值和色牢度
表3 織物染色后的K/S值和色牢度
|
|
K/S值 |
摩擦牢度(級) |
沾色牢度(級) |
|
分散黃SE-GRFL |
18.8004 |
4-5 |
4-5 |
|
分散紅玉SE-GFL |
18.2525 |
4-5 |
4-5 |
由表3可以看出,真絲化織物經染色后表面得色量很高,織物摩擦牢度,沾色牢度,色差等服用性能沒有改變,各項指標均符合要求。
4 結論
1、化學刻蝕減量處理的滌綸織物的結構,提高了滌綸織物的絲膠涂覆效果,使其具有高的增重率和耐洗性能。
2、將織物置于溫度20℃和40℃、相對濕度65%和90%,分別測定織物的回潮率、吸濕性,發現真絲化前后織物的回潮率和吸放濕性得到較大改善。
3、對真絲化保健品進行染色實驗,絲膠整理對織物染色性能摩擦牢度,沾色牢度,色差等服用性能沒有改變,各項指標均符合要求。
<<上一頁[1][2]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