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綠色表面活性劑"新概念的建立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對化學品安全性、生物降解性的認識,改變了應用表面活性劑的概念.以前在選用表面活性劑時首先考慮它們的基本功能,疏忽了其對人體健康是否安全和對生態環境是否污染.近年來提出了“綠色表面活性劑”的新概念,即要選用易于生物降解、低毒或無毒、對環境無害的表面活性劑.即使其功能略遜于傳統表面活性劑,價格略貴,也傾向于使用綠色表面活性劑.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新的綠色表面活性劑的研制成為現代表面活性劑開發的一大熱點.重新評價傳統表面活性劑和新型表面活性劑的安全性和生態性是十分必要的.
1991年歐洲新成立了專門機構,就工業表面活性劑對環境的危害進行風險評估.他們系統考察了多種用量較大的表面活性劑的生物降解性及其對水資源、海洋生物和人體健康的毒害等.如APEO由于環境危害,從1987年的15萬t消耗量減少到1995年的7.5萬t,2005年1月起更以法律形式限制使用.
1996年在巴塞羅那舉辦的第四屆世界表面活性劑大會上,來自世界各國的科學家從經濟、原料、合成和鑒定、性質和應用、毒性、環境等六個方面對表面活性劑的發展進行了研討,其中,表面活性劑的毒性和環境成為主要議題之一.
目前,國外一些主要發達國家對任何一種表面活性劑新品種投放市場之前,廠商都必須提供相關的毒性和生物降解性方面的報告.雖然各國各地區對安全性確定的標準有所差異,作為一個標準,最常用的是歐共體的《危險品的分類、包裝和標識》標準日1和美國的(The(ederalHazardousSubstancesAct(USA)1973}.
我國表面活性劑生產企業在這方面的意識正在成長之中,但還非常欠缺.大部分產品說明書中如果含有生態安全性能,僅僅標以低毒或無毒、無刺激性或刺激性很小、易生物降解等,很少用數據加以說明.某些專著套用生產廠商產品說明書內容時對一些有毒產品卻說是無毒,顯然是不正確的.例如:鄰苯二甲酸二乙酯(DEP)和鄰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BP)屬環境激素,可以引發肝組織癌變,擾亂內分泌系統的功能.其中DBP等6種鄰苯二甲酸酯類又被歐盟有關法令和Oeko—TexStandard100列為禁用或者嚴格限制使用I5J,但在該產品說明書的毒性欄中標明為無毒.
國外著名公司比較重視產品安全性,如享斯邁公司產品:羊毛漂白劑ErioclariteB的LD∞約4800mg/kg,分散勻染劑IrgasolDAM的LD50約6200mg/kg,勻染劑AlbegalSET的LD5o>5000mg/kg,并有對皮膚和眼睛刺激性以水中魚毒性等具體數據,顯示出是否有毒和毒性程度,便于應用.
3表面活性劑的安全性
表面活性劑在與人體接觸的紡織品和服裝、個人衛生用品、食品、化妝品等應用中,人們越來越關注其安全性.對表面活性劑安全性關注的重點是毒性、致癌性、致畸性、對皮膚和粘膜的刺激性.現在對表面活性劑選用原則逐漸趨向于首先滿足對身體健康、保護皮膚、對人體產生盡可能少的毒副作用前提下,才考慮如何發揮表面活性劑的最佳功能.這種發展趨勢促使表面活性劑生產廠商考慮如何重新評價表面活性劑的安全性,向消費者提供最安全又最有效的制活性劑的安全性十分必要.表面活性劑的安全陛,綜合起來大致包括急性毒性、亞急性毒性、慢性毒性、致畸性(胚胎毒性1、致突變性、致癌性、對皮膚或粘膜刺激性、對眼睛刺激性等一系列指標.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