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一批優勢印染企業不斷進行技術改造,開發應用先進的節水、節能生產工藝和設備,建立了比較完善的污水處理系統,并能夠承受較高的環保成本。但是,對于相當一部分中小型企業,由于需要技術、裝備和資金支持,完成降低消耗、減少排放的目標仍有一定困難。
(2)逐步趨緊的環保、財稅、外貿等國家政策,對行業固定資產投資產生較強的抑制作用。
為抑制投資增速過快,防止經濟由偏快轉向過熱,2007年以來,央行10次提高銀行存款準備金率,6次加息,加大了企業的投資成本,使投資規模得到限制;“綠色信貸”、“綠色外貿”、“區域限批”、提高能源標準門檻、嚴格審批制度等一系列促進企業節能減排的政策,對印染行業投資也產生了較大沖擊。由于目前印染行業固定資產投資的方向主要集中在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2008年國家繼續從緊的貨幣政策將進一步縮緊企業資金鏈,加劇企業資金緊張,將進一步給企業的技術改造和生產經營帶來負面影響。
(3)政策成本、生產要素成本持續增加,行業利潤空間進一步縮減
人民幣升值將成為今年經濟的重頭戲,出口企業報價難度進一步加大,經營成本和經營風險繼續增加。2007年出口退稅下調的影響短期內不會消除,今年退稅率調整的風險依然存在;原材料、能源、勞動力成本將會繼續上升。由于受到環保壓力和其它成本提升的影響,染料價格不斷上漲,2008年開始,部分產品漲幅達到30%以上。《勞動合同法》的實施客觀上使勞動力成本提高,進一步增加企業的運行成本。總之,各種成本的持續上升,將不斷壓縮印染行業的盈利空間,對于部分產品以中低檔為主且附加值低的企業,無法通過提價消化成本,將面臨生存危機。
(4)出口貿易環境的不確定性及周邊國家快速成長的壓力
近兩年,印染布出口交貨值增幅不斷下降,2007年1~11月更是出現了1.37%的負增長。這雖然符合國家宏觀調控的政策導向,但是目前近480億米印染布產量中,出口比重仍占26%,也就是說有125億米的印染布出口到世界各地,因此國際市場仍然是印染產品的一個重要市場。隨著中歐、中美紡織品協議的到期,反傾銷、反補貼、技術壁壘等措施將成為中國紡織品出口企業面臨的嚴重威脅。此外,在中國紡織業成本比較優勢逐步削弱的情況下,印度、泰國、巴基斯坦、越南等周邊國家逐漸成為與國內企業爭奪國際市場訂單的主要競爭對手。
4.1.2 行業發展的有利因素
雖然2008年行業發展面臨的形勢更加嚴峻,但是也應看到行業發展中的一些有利因素。
國際方面,盡管國際經濟貿易環境存在不確定性,但支撐世界經濟發展的基礎條件沒有發生明顯變化,世界經濟仍處于升區間,將高位趨緩增長,有利于我國紡織品服裝繼續保持穩定出口態勢。
國內方面,2008年國內經濟將繼續穩步增長,居民收入穩定提升,國家明確擴大內需是今年宏觀調控的突出任務,衣著類紡織品的消費水平勢必隨之提升,為印染行業的發展提供了較好的外部環境。
從行業自身來說,近年來結構調整、技術創新、品牌建設及節能降耗增效等有序推進,將對全行業發展帶來積極影響,行業抗風險能力逐步加強。
此外,當前國家對節能減排的高度重視和相關政策支持,也是我國印染行業要突破資源和環境約束的前所未有的機遇。
4.2 切實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保持健康平穩發展
<<上一頁[1][2][3][4][5][6][7]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